文档详情

2016党员干部为民三问心得体会.doc

发布:2018-01-29约3.0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党员干部为民三问心得体会   【2016党员干部为民三问心得体会1】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善谋势者必成大事。”为政者干事创业,关键是要着眼于“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以实效取信于民。   反观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被坊间冠以“季挖挖”,广州市原市委书记万庆良被网友称为“六百帝”,透过这些带着戏谑色彩的绰号,都是典型的谋事不实。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激化矛盾。   现实中,一些执政者为了捞取所谓的升迁资本,打着为民的旗帜,重“显绩”轻“潜绩”,热衷于“政绩制造”,好大喜功、好高骛远,造“典型”、搞“盆景”、出“经验”,搞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追求“马路工程”的眼球效应,留下“半拉子工程”,百姓对此怨声载道。诸如等等,都是不实的表现,犹如“水中浮萍”“墙上芦苇”“山间竹笋”,外表光鲜,败絮其内,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仅会贻误事业,还会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甚至会害了干部自己,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为政者谋事要实,不能“只挂帅不出征”,切忌“剃头担子一头热”,警惕“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关键是要付诸于行动,脚步跟进,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脚踏实地、群策群力,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和担当,着力民生问题一个个、一件件、一桩桩地解决,推动一方发展,赢得百姓口碑。同时要从制度上亮剑“不实”行为,采取“逆淘汰”,对谋事不实者亮“黄牌”、掏“红牌”,剔除清理出执政队伍。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谋事要实,焦裕禄、谷文昌等一批先行者,已经用无言的行动竖起了一座丰碑。对领导干部来说,谋事要实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胸襟。善谋实者,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会朝令夕改“瞎折腾”,必定是“功成不必在我”,筚路蓝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夙兴夜寐、无私忘我、一心为公,时刻笃行“为民、务实、清廉”。   【2016党员干部为民三问心得体会2】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干部与群众时常接触,面对面服务,更应坚持“六民”做群众的“贴心人”。   听民声察民情。干部应勤走基层,扎实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坚持轻车简从多做调查研究,要有放下架子,甘当学生的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多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工厂车间与群众交朋友,怀着真诚的心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心声和期盼,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扎扎实实收集社情民意。充分调查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群众面临的热难点问题、影响稳定的不利因素、弱势群体的需求意愿、群众的意见建议等。只有充分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情况,体察到实实在在的民情向上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党委政府才能制定出贴近民情、合乎民意、顺应民心各项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愿望和诉求。   解民忧、暖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脚在基层就是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实实在在解民忧、暖民心。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扎扎实实的在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劳动保障、住房等方面想对策、出实招、求突破,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尤其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用真心、真情做好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让群众有更多更大幸福感。   启民智帮民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基层干部要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善谋益民之策。在项目推进、精准扶贫、产业转型升级中常思发展之策,加快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开展改水、改厨、改厕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不断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调结构、护生态、稳增长、促发展。重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扶持发展好产业,着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引导群众发展效益好、见效快、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切切实实启民智帮民富。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基层干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开展事关群众的衣、食、住、行的各种暖民心、解民困、助民富的活动,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切实取信于民。   【2016党员干部为民三问心得体会3】   同样为官一任,为什么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县委书记谷文昌病逝30余年,他工作过的福建东山,每到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仍是当地习俗?同样是“能人”,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