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弱电工程验收规范标准.doc

发布:2025-04-01约4.3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弱電工程验收规范

弱電系统综合布线

一、一般规定

1、配线時,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一样;同一机房或设备间相线(L)颜色应统一,零线(N)藍色,保护线(PE)必须用黄绿双色线。過流一般铜芯线為6A/平方,铝芯线為:3A/平计算電源供電线缆的粗细可以此原则计算。

2、导线间和导线對地间電阻必须不小于0.5MΩ。

3、有线路必须全程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給采用合适的保护措施,并且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坚直、劳固結实。

4、直线管的管径运用率应為50%~60%,弯管的管径运用率应為40%~50%。

5、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规定期,应采用钢管。

6、暗管直线敷设長度超過30米時,中间应加装過线盒。

7、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時,其路由長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持续弯曲超過2次時,应加装過线盒。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毕,為原则的转弯半径。不得采用国家明令严禁的三通四通等。

8、暗管弯曲半径不得不不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光缆一般不得不不小于管径的10-15倍并且缆尾必须缠上電胶布。

9、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多种线缆接頭。

10、電源线配线時,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電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1、電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不不小于300mm,交*距离不应不不小于100mm。

12、穿入配管导线的接頭应设在接线盒内,接頭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3、暗盒均应當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14、光缆的机设备端预留長度一般不不小于5-10米,视频電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長度不小60CM-100CM

二、重要材料质量规定

1、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及国家現行電器产品原则的有关规定。

①電源线:根据国標,單個電器支线、開关线用原则1.5平方毫米线,

主线用原则2.5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4毫米平方线;

②背景音乐线:原则2×0.3平方毫米线;

③围绕音响线:原则100-300芯無氧铜;

④视频线:不低于75-4原则;

⑤网络线:超五类UTP双绞线;

⑥有线電视线:75欧姆宽带同轴電缆;

⑦防盗及其他控制线:RVV4×0.5平方毫米线;

2、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3、塑料電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各类信息面板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

5、室外设备连接電缆時,必须從设备的下部進线。

6、金属電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無毛刺,管口应平整。

7、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電系统的開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8、電源的安装

①電源插座间距不不小于3m,距门道不超過1.5m,距地面30cm;

②所有插座距地高度30cm;

③開关安装距地1.2~1.4m,距门框0.15~0.2m。

9、電源线配线時,所用导线截面面积应满足用電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

10、暗盒接线頭留長30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標签,并表明类型、规格、曰期和工程负责人。

11、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許切割,须打開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

12、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3、電源线与通讯线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内。

14、電源线及插座与電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不不小于500mm。

15、穿入配管导线的接頭应设在接线盒内,接頭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暗盒高度确实定:暗盒的高度与原强電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開关的高度应与原强電開关的高度一致。若有多种暗盒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為10mm。

16、线槽外观规定: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17、线槽线管的固定。

①地面PVC管规定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②槽PVC管规定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

③墙槽PVC管规定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第二部分视频监控系统验收原则

一、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符合現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原则的定型产品;

②系统采用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電缆的特性阻抗均应為75Ω,音频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应為高阻抗或600Ω;

③系统选用的多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规定应协调一致并与报价單一致。

④图象质量可按五级损伤制评估,图象质量不应低于4分;(详细見附表)

⑤图象水平清晰度黑白電视系统不应低于400线,彩色電视系统不应低于270线;

二、系统的设计方案应根据下列原因确定:

①、根据系统的技术和功能规定,确定系统构成及设备配置;

②、根据建筑平面或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他设备的设置地點;

③、根据监视目的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

④、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播電缆的线路路由。

三、摄像机的设置位置、摄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