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技术应用手册.docx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技术应用手册
第一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标准
1.1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生态性原则:建筑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美观性原则:建筑造型应简洁、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2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概述
1.2.1国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国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认证体系:LEED认证体系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涵盖了能源与大气、水、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
英国建筑研究协会(BRE)的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认证体系:BREEAM认证体系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同样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
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委员会(GBCA)的GreenStar认证体系:GreenStar认证体系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LEED和BREEAM认证体系类似。
1.2.2国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国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该标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依据,涵盖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内容。
绿色建筑评价工具(GAT):GAT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绿色建筑评价工具,可对建筑进行绿色性能评估。
绿色建筑标识体系:该体系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标识体系,包括绿色建筑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不同等级。
1.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指标体系: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进行绿色性能评估。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体系:包括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环保材料、室内环境调控技术等。
绿色建筑设计管理规范: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进行规范,确保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
(表格内容略)
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与方法
2.1绿色建筑设计前期调研
绿色建筑设计前期调研是确保设计项目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此阶段应包括以下内容:
场地分析:评估场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文等。
用户需求调研: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包括功能、舒适度、节能要求等。
法规和政策研究:研究相关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确保设计符合规定。
资源评估:评估设计所需的自然资源,包括能源、水、材料等。
2.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构思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构思应遵循以下步骤:
概念设计:基于调研结果,提出初步的设计概念,包括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等。
性能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评估设计方案的能耗、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
设计方案比选: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符合绿色建筑理念的设计。
2.3绿色建筑设计优化与调整
设计方案确定后,进行以下优化与调整:
材料选择:选择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节能措施:设计有效的节能措施,如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等。
环境适应性: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性。
生命周期评估: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确保设计符合绿色建筑理念。
2.4绿色建筑设计实施与监督
绿色建筑设计实施与监督是确保设计理念落实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
施工管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要求。
质量控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建筑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监督与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绿色建筑标准的执行。
运行维护:制定建筑运行维护方案,确保建筑长期稳定运行。
流程阶段
主要内容
目标
前期调研
场地分析、用户需求调研、法规政策研究、资源评估
确保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标准
方案构思
概念设计、性能模拟、方案比选
选择最符合绿色建筑理念的设计
优化与调整
材料选择、节能措施、环境适应性、生命周期评估
优化设计,提高建筑性能
实施与监督
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监督与验收、运行维护
确保设计理念落实,实现绿色建筑目标
第三章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
3.1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能耗、舒适度、经济性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降低建筑物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