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17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 分,共20 分)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8.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10.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F)和(ap)的总称。11.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12.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3.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加工有影响。A、车销内外圆??B、车销端面??C车销螺纹14.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 C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B、D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基准??E、测量基准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 ?D、基准统一17.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C??)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 ?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8.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B)A.增大系统刚度; B.增大系统阻尼; C.增大系统质量19.用(b)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c)。更具加工要求,只需要少于(b)的定位,称为(d)定位a.六个支撑点; b.具有独立定位作用的六个支撑点; c.完全; d.不完全; e.欠定位20.零件装夹中由于(a)基准和(e)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 ?? ?a.设计(或工序);b.工艺;c.测量;d.装配;e.定位21.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圈得到的是( B? ?)形状,产生的是( F? ? )误差,镗出的孔得到的是(? ?A )形状,产生( E? ? )误差A、椭圆??B、圆锥??C、棱圆??D、腰鼓形??E、圆度??F、圆柱度??G、直线度22.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越( A )A、少? ?B、多? ?C、无关四、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23. 加工箱体零件时,应选择装配基准面为精基准。(√)24. 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25. 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26. 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不影响加工轴的圆度误差。(×)27. 单件、小批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28. 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29.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即为完全定位。(×)30. 一个工序中只能包含一个安装。(×)31. 磨削内孔时,在工件孔径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大直径的砂轮。(√)32. 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五、分析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33.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其适用场合。(5分)(1)互换法,适于装配零件少,生产批量大,零件可以用经济加工精度制造的场合。(2)分组法,适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装配零件数量少不便调整装配的场合。(3)修配法 ,适于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4)调整法,除必须采用分组法的精密配件外,可用于各种装配场合。34. 车削圆锥面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5分)(1)车刀刀尖与工件轴线等高。(2)刀尖在进给运动中的轨迹是一直线。(3)该直线与工件轴线的夹角等于圆锥半角。35. 箱体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哪些方面?(5分)(1)箱体轴承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