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消防知识竞赛题库.docx
9消防知识竞赛题库
选择题
1.我国消防宣传日是()。
A.1月19日
B.11月9日
C.9月11日
答案:B。每年的11月9日是我国的消防宣传日,这一天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契合,便于人们记忆,旨在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2.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清水灭火器
答案: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使物品损坏,因此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泡沫灭火器和清水灭火器含有水分,可能会导致触电危险,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3.当身上衣物着火时,下列处置措施中不当的是()。
A.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灭火焰
B.跳入就近的水池
C.奔跑
答案:C。身上衣物着火时奔跑会使空气流动,加大火势。而就地卧倒翻滚压灭火焰或跳入就近水池都可以有效灭火。
4.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吸入有毒烟气窒息死亡
B.直接被火烧死
C.人员拥挤致死
答案:A。火灾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如一氧化碳等,会使人中毒、窒息,这是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5.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B.肥皂水
C.闻气味
答案:B。划火柴可能会引发燃气爆炸;燃气本身一般添加了臭味剂,但闻气味不够准确且不安全。用肥皂水涂抹在燃气用具接口处等部位,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漏气。
6.被困在火场时,下列求救方法错误的是()。
A.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
B.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
C.躲在床底下,等待救援
答案:C。躲在床底下不利于被救援人员发现,且床底空间有限,可能会因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积聚而导致窒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白天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都有利于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7.下列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有()。
A.液氨
B.空气
C.氮气
答案:A。液氨是易燃易爆的压缩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空气和氮气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
8.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
A.向外开启
B.向内开启
C.双向开启
答案:A。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向外开启,便于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疏散,避免因拥挤导致门无法打开。
9.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用水灭火
C.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答案:B。水是导体,用水扑灭电器火灾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所以不能用水扑灭电器着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可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10.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米。
A.3
B.4
C.5
答案:B。根据相关消防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以确保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行。
填空题
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解析:“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强调在消防工作中要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同时做好灭火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
2.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顺序是先(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上层),最后是(着火层下层)。
解析:着火层是火灾发生的直接区域,人员面临的危险最大,应首先疏散;着火层上层的人员可能会受到烟雾、火势向上蔓延的影响,其次进行疏散;着火层下层相对安全一些,但也需要有序疏散,防止人员拥堵。
3.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
解析: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通过冷却作用灭火;泡沫灭火剂能在燃烧物表面形成泡沫层,隔绝空气灭火;干粉灭火剂可用于扑灭多种类型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扑灭贵重设备、电气设备等火灾。
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解析: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可以及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确保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
5.我国的火警电话是(119)。
解析:119是我国统一规定的火警电话号码,方便人们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
判断题
1.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以把消防器材挪作他用。(×)
解析:消防器材是专门用于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在非火灾情况下挪作他用,可能会导致在真正发生火灾时消防器材无法正常使用,延误灭火时机。
2.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部位可以临时堆放杂物。(×)
解析: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是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临时堆放杂物会影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