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霍乱知识要点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1-26约2.2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霍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赵志新 1.分类 O1 群霍乱弧菌: 古典生物型 埃儿托生物型 非O1群霍乱弧菌: O 139霍乱弧菌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病原学(1) 2.形态和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 有鞭毛 运动活跃 暗视野显微镜下:穿梭状运动 涂片染色:鱼群样 病原学(2) 鞭毛 3.培养特性 普通培养基生长 耐碱 不耐酸 昆明癫痫病专科医院/ 昆明军海医院脑科/ 昆明军海医院/ 病原学(3) 4.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 主要致病因素 病原学(4) 5.抗原结构 菌体抗原 (O) 鞭毛抗原 (H) 病原学(5) 6.抵抗力 低 对化学物质敏感: 消毒剂或苯酚等 对热和干燥敏感: 煮沸 1?2 分钟死亡 病原学(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 易感性: 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 (1) 地区性 (2) 季节性 O139 霍乱弧菌: 散发 普遍易感,成人多见 急性起病 进展迅速 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染 发病机制 口 胃酸 霍乱弧菌 胃 小肠黏膜 细菌数量 繁殖 霍乱毒素 分泌大量液体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蠕动 大量水样便 丧失水和电解质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1?3天 分为三期 1. 泻吐期: (1) 先泻后吐 (2) 特征性的粪便: “米泔水样”便并含有少量黏液 (3) 无腹痛 (4) 无里急后重 (5) 无发热 (6) 症状持续几小时到几天 临床表现 (2) 2. 脱水虚脱期: 脱水 循环衰竭,休克 (3) 代谢性酸中毒 (4) 低血钠: 严重的肌肉痉挛 (腓肠肌) (5) 低血钾 3. 恢复期 临床表现 (3) 临床分为三型 (1) 轻型: 排便每日小于10次, 血压、脉搏和尿量正常 (2) 中型: 排便每日在10到20次,血压在 11.97?9.31kPa, 24小时尿量小于500ml(少尿) (3) 重型: 收缩压小于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 50ml(无尿) 临床表现 (4) 干性霍乱 少见 急性起病 无腹泻和呕吐 迅速出现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通过尸检证实 实验室检查(1) 1.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1) 血常规 红细胞和白细胞 (2) 血常规 Na+ 和 K+ (3) 二氧化碳结合力 HCO315mol/L 实验室检查(2) 2. 尿常规 镜检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室检查(3) 3. 粪便检查 (1) 常规: 无特殊 (2) 米泔水样粪便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 特征性穿梭状运动的霍乱弧菌 (3) 涂片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鱼群样 (4) 培养可找到霍乱弧菌 实验室检查(4) 4. 血清学检查 抗凝集素抗体 恢复期/发病 : 4倍以上升高 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肺水肿 诊断(1) 1. 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项中一项): (1) 泻吐症状, 粪便培养阳性 (2) 粪便培养阴性,但来自流行地区,血清凝集抗体测定效价4倍或4倍以上增高 (3) 粪便培养阳性前后5天有轻度腹泻表现 诊断(2) 2.疑似诊断(符合以下两项中一项): (1) 临床症状典型,但病原学检查阴性 (2) 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有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鉴别诊断 大肠杆菌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 预后 治疗(1) 原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