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观察自己的日记.doc

发布:2016-08-22约3.39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观察自己的日记 我的观察日记 ——常张寄宿制小学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我们的孩子在日渐丰富的电子文化的冲击下,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实践能力却在慢慢退化。甚至是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手指轻轻一点,知识信手拈来。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有所研究发现,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要教给学生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亲自去发现去体验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再有就是新一轮的课改精神告诉我们,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很重要。让学生在一系列观察活动中以日记、图表的形式记录整个过程,并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成功。就像昆虫学家法布尔一样,成为科学家的同时也成就了文学巨献。举行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双手去记录、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用自己的行动去接近科学、走进科学神秘的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 【课题背景】 语文学科中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我的发现》这样的作文,为了不只是让学生照搬照抄,或者不只是教师空口讲道理;结合各个年级科学学科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我校掀起的科技创特色校活动,特制定《我的观察日记》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小知识、认识到身边即可以学到科学知识的浅显道理。 2、通过发一次豆芽、养一盆属于自己的植物或者养一只小动物,认真记录一次一周天气变化情况,认真观察校园某一植物季节的变化,并写好观察日记、做好相关记录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用文字图表记录的能力。 4、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5、初步体会亲自动手后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校本课堂,部分周六周日的时间,或者节假日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活动内容而定) 2、参加人员:常张寄宿制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 3、活动内容: 发一次豆芽(三年级、2012年4月第一周) 认真记录一次一周天气变化情况(四年级、2012年4月第一周) 养一盆属于自己的植物或者养一只小动物(五年级、2012年4月到6月) 观察一种校园植物的生长变化(六年级、2012年4月到7月) 4、活动方式:查阅资料、教师讲解、带领观察、动手操作、走进自然、讨论交流。 【活动过程】 (一)收集、储备知识阶段: 1、学校组织以年级为单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搜集有关信息,为开展活动做好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请家长协助,交给方法的同时指导如何观察和操作。 2、班上开展动员活动主题班会,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明确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深化学生对本次活动意义的认识,并要求学生认真操作、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3、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自己家里的一切有利工具开展活动。 4、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同学们撰写的活动前期调查小报告进行交流汇总。将大多数同学关注的集中性问题进行再调查、再解决。 (二)活动体验阶段 具体由各班的科学学科教师负责。 1、三年级:活动开始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准备好相关材料。然后将准备好的材料统一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事先收集的信息完成发豆芽的第一步。接下来有组织地坚持每天都进行观察,而且要求在观察的时候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心理活动,以及在观察过程中所看到的一切变化。重点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质疑,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能利用一切渠道想办法解决,直到成功发出豆芽。之后在活动结束后简单写写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供在班内交流汇报。 2、四年级:同样是在活动开始后每天进行风向、风力、湿度、降水、温度的测量和记录,认真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将每天观测的数据填入气象观测记录表,下面的气象观测记录表仅供参考,学生也可 数据整理分析,形成活动报告。绘制“阶段气温变化图”和“平均气温变化直方图”,进行统计总结,形成活动报告,报告中既要有原始数据的呈现又要有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以下图表仅供参考,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 气温变化曲线图 平均气温直方图 3、五年级:根据个人喜好,动手养一盆属于自己的植物或者养一只小动物。如果是养一盆属于自己的植物可以在学校进行,如果是养一只小动物那就需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在家养。在行动之前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并有把握能坚持到底。之后根据事先收集的相关信息认真完成既定任务,同样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认真记录,坚持写观察日记,不要求每天都写,但必须是常观察、常发现、常记录,常交流。 4、六年级:这个任务相对拉的有点长,从开学初就布置任务,由于不可能每天都有变化,所以要求学生以随见随写的方式记录。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坚持每周都进行检查,并以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交流之后发现不同,然后简单评价,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