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孝感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实验
现象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种元素组成.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16.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消耗锌粒质量为 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
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应城石膏的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孝感米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安陆水泥的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标签受损B.
试剂污染C.
液滴飞溅D.
读数偏小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中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会流出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滴管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药品,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O﹣﹣表示两个氧元素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FeSO4﹣﹣表示硫酸铁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