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二化学12月月考新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B.氮原子的:
C.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3s23p6D.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5.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 B.BF3C.PCl5 D.CCl4
6.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 D.常温下能溶于水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 kJ/mol
.向含有1mol配合物[Co(NH3)5Cl]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A.0mol B.1mol C.2mol D.3mol
.下列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A.CCl2F2 B.CH3CH2OH C.CH2OHCHOHCH2OH D.CH3CHOHCOOH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
B.晶格能是指离子形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
C.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中一定有阳离子,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是元素的单质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I1逐渐增大
.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电子;E的原子序数为2;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ABC
B.元素A、B、C、D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DABC
C元素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10
D元素B、C、D形成的化合物DB2和D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数之比都为2: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B.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盐酸、③0.1 mol/L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C.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都不可以得到该固体:①氯化铝②碳酸氢钠③碳酸钠④偏铝酸钠D.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
已知两种弱酸的酸性:HAHB,在常温下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① 0.1mol/L HA溶液;②0.3mol/L HA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c(H+):①②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与NaB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液:
2c(Na+)=c(A-)+c(B-)+c(HA)+c(HB)
C.pH=9的三种溶液①NaB;②NH3·H2O;③NaOH,由水电离出的c(OH-):①②③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A与KB两溶液中:[c(Na+)-c(A-)][c(K+)-c(B-)].已知H2SO4电离方程式是:H2SO4 = H+ + HSO4-,HSO4- H++ SO42-,又知0.1mol·L-1NaH SO4溶液的pH =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 SO4溶液显碱性是因为SO42-+H2O H SO4-+OH-
B在NaH SO4溶液中,H SO4-电离
C.NaH S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Na+ )c(H SO4-)c(H+)c(SO42-)c(OH- )
D0.1mol·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