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盐城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下图能正确表示化合物分类关系的是
2.下列为ATP的结构示意图、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l中的a是构成DNA基本单位之一,A代表腺嘌呤
B.图1中ATP可以水解成a和两个磷酸,其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图2所示反应向右时,反应式中的能量来源于图1中b和c两处
D.图2所示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的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不可逆[
3.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结构上看,细菌有核糖体,没有生物膜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细菌属于分解者
C.从基因工程角度看,细菌可作为受体细胞
D.从变异角度看,细菌的变异可来自染色体变异
4.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一定时间
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5.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下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进入溶酶体后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氨基酸
B.物质由细胞自噬方式①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能量
C.细胞自噬对于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具有积极的意义
D.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有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吞噬颗粒物
Z$x$x$k$6.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甲、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
C.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新基因
8.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生长素处理番茄(2N)花蕾,获得的无子番茄为单倍体,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B.八倍体小黑麦由普通小麦(6N)和黑麦(2N)培育而成,利用了体细胞杂交原理
C.诱变育种提高了变异频率,有利变异比有害变异多,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中培育出了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
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9.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学
]10.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是淋巴,c是组织液,b是血浆,细胞2中有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消耗O2,
11.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12.用尿糖试纸检测尿糖情况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颜色比对的情况可判断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B.只要将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以检测尿糖
C.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
D.若通过此方法检测出尿糖,还不能确定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葡萄糖含量的多少与有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有关,可判断尿液中葡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