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学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除尘仓泵、输灰这一块都是用的压缩空气;有些阀门是属于气动的,用的气就是压缩空气(气动门这里有很多讲究,你可以去看看有关的资料);热工用来吹扫仪表管用的也是压缩空气;一些火焰监视的探头用来冷却和吹扫的也有用压缩空气的;汽轮机快冷装置用介质用的也是压缩空气。
一,给水泵启动操作
3.1 给水泵启动前检查及启动程序
3.1.1 保证管道畅通无阻。
3.1.2 泵组电气回路应正确无误的安装完毕,电气回路及电气接地绝缘合格。
3.1.3 检查所有仪表是否正确完好,仪表接线及管道接线是否牢固可靠。
3.1.4 给仪表和润滑油泵接好电源。
3.1.5 启动电动辅助油泵,从各轴承的回油窗观察回油是否畅通,系统有无漏油处,润滑油压是否在0.20MPa。
3.1.6 打开密封水调节阀,从观察窗检查回水是否畅通,密封水是否正常。
3.1.7 当安装或大修后首次启动,应断开前置泵马达电机与给水泵、给水泵与液偶处的联轴器,手动盘动这两个泵,应转动自如。
3.1.8 电机与泵连接前应保证转向准确。
3.1.9 联轴器护罩已安装,各电机电源已送。
3.1.10 打开管道上的放气阀。
3.1.11 微开进口阀,给前置泵、给水泵及设备注水,注水前应保证给水泵密封水已投入。
3.1.12 当水从各放气孔中溢出时关闭放气阀。
3.1.13 全开泵组的进口阀。
3.1.14 打开给水再循环阀,并对给水泵进行暖泵,使泵体上、下温差控制在30 OC以内,泵体升温速度小于5 OC/min左右。
3.1.15 对泵组各设备冷却水进行检查。
3.1.16 泵组必须在除氧器水位正常且入口管道充满水后方可启动。
3.1.17 启动给水泵前,若给水泵出口门前管道还没有充水,则开始时不得全开给水泵出口门,应用此阀控制进入主管的给水流量,不得用给泵进口门控制给水流量。如果给水泵出口门无法调节流量,则用液偶来调节给水泵出口流量。
3.1.18 检查液偶勺管在零位,使给水泵在低速位置,油压在0.20MPa。
3.1.19 检查密封水系统已投入,检查密封水压差在0.10MPa。
3.1.20 启动给水泵,开启其出口电动门。
3.1.21 根据锅炉需要,逐步提高液偶的输出转速,置执行器于自动位置。
3.1.22 给水泵正常运行时,确认主油泵出口油压>0.25 MPa后,停止电动辅助油泵运行,投入其联锁。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和阀门填料有无泄漏,检查有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3.1.23 检查前置泵机械密封有无泄漏,关闭暖泵门。
3.1.24 记录出口压力、电机电流。
3.1.25 检查轴承温度,当轴承进油温度升至40 OC时投入润滑油冷油器冷却水,并检查其润滑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3.1.26 当工作油冷油器进油温度达到60 OC时投入工作油冷油器冷却水,检查工作油冷油器是否工作正常。
3.1.27 当电动机入口风温达到30 OC时投入空冷器冷却水,检查空冷器是否工作正常。
二、给水泵启动时之所以让人离开远些,主要是担心启动时高压水泄漏造成人身伤害。给水泵出来的水不但压力高而且温度高,很容易伤害人。
正常运行中,除氧器的水属饱和水,给水泵一般转速较高,必须汽蚀余量较大,为了防止正常运行中变工况下导致的给泵汽化,通常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给水泵加设前置泵,目的是提高给水泵的入口压力;第二,除氧器设置位置较高(高于给泵约20M左右,不同机组会有些区别),目的是提高前置泵入口压力防止汽化,以保证给泵的正常运行。
给水加氧处理的目的
? 改变给水处理方式,降低锅炉给水的含铁量,从而降低锅炉水冷壁管氧化铁的沉积速度。
? 抑制炉前系统特别是锅炉省煤器入口管和高压加热器管的水流加速腐蚀(FAC).
? 延长锅炉的清洗周期,减少锅炉的清洗次数
给水加氧的原理
在流动的高纯水中添加适量氧,使金属表面发生极化或使金属的电位达到钝化电位。氧分子在腐蚀电池中的阴极反应中接受电子还原成为OH-,在水作为氧化剂的能量不能使Fe2+转化为Fe3+时,氧分子提供了Fe2+转化为Fe3+所需的能量,促进了相界反应速度,加快了氢氧化亚铁的缩合过程。在给水加氧方式下,由于不断向金属表面均匀地供氧,在钢表面生成了致密稳定的 “双层保护膜” 。热力系统中氧的电化学作用还表现在当热力系统金属表面氧化膜的破裂时,氧在氧化膜表面参与阴极反应还原,将氧化膜破损处的Fe2+氧化为Fe3+,使氧化膜破损处得到修复。
给水加氧处理的应用条件
? 给水氢电导率应小于0.15μs/cm。
? 凝结水系统应配置全流量精处理设备。
? 除凝汽器冷凝管外水汽循环系统各设备均应为钢制元件。对于水汽系统有铜加热器管的机组,应通过专门试验,确定在加氧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