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养基灭菌及发酵设备概述.pptx

发布:2025-04-04约5.98千字共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培养基灭菌及发酵设备;一培养基灭菌及灭菌设备

培养基灭菌的目的:保证所选用的培养基没有受到其它杂菌的污染

染菌产生的不良后果?;1.湿热灭菌法

是利用水蒸气的热量将物品灭菌。

水蒸气具有穿透能力强,易于传导热量的优点。

湿热更容易将微生物细胞中蛋白质的氢键打断,使其发生变性凝固。

优点:经济、快速

不同微生物菌株,所需湿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不一样。

多数细菌和真菌营养体在60℃左右,5-10min死亡;

真菌和酵母菌的孢子,80℃以上才会死亡;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芽孢在121℃,12min才能死亡;常见的湿热灭菌有以下几种:

1)常规加压灭菌法

因无法了解待灭菌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热致死特性,常假设杂菌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芽孢;

灭菌工艺是0.1MPa,维持15-30min(灭菌是靠温度)

2)连续灭菌法

3)巴斯德消毒法

一般60-80℃,15s-30min;

现在超高温巴斯德灭菌法,140℃,3-4s,急剧冷却至75℃

4)间歇灭菌法:80-100℃,15-60min,室温过夜,重复三次;2.过滤除菌法

含有酶、血清、维生素、氨基酸等容易热失活的培养基,可以采用此法。

过滤介质有膜材料: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醚砜、尼龙、聚丙烯腈等

深层过滤材料:石棉板、烧结陶瓷、烧结金属等

过滤器主要有两类:

绝对过滤器:过滤介质呈膜状,滤孔比要除去的颗粒直径小,理论上可以完全除去微生物。去除机制为拦截作用。

;另一类是深层过滤器:空隙的直径比要除去颗粒的直径大,由毡毛、棉花、石棉和玻璃纤维组成。

工作机制是通过惯性碰撞、扩散和吸附作用除菌。

过滤介质有两类:一类是棉花纤维、玻璃纤维、合成纤维和颗粒状活性炭等,要填充在一定的容器中定形;

一类是已制成板状或管状,如石棉板和烧结材料等。

实验室常用的滤器孔径是0.45微米和0.22微米。;3.微波灭菌法

主要是利用微波(300MHz~30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0.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的热效应

微生物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微波的能量,产生热效应,同时微波造成分子的加速运动使细胞内部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特点:加热均匀、热能???用率高,穿透能力强,加热时间短。;主要内容

一、空罐灭菌

二、灭菌有关理论

三、分批灭菌

四、连续灭菌;一、空罐灭菌;2、步骤:(热蒸汽法);5)保压通常1kg/cm2,30~60min;二、培养基灭菌的有关理论;一)加热灭菌原理;微生物相对热阻;下面介绍与热阻相关的几个概念;1)致死温度(Deathtemperature);2)热力致死时间(ThermalDeathTime;TDT);3)D值

------利用一定温度进行加热,90%的活菌被杀死时所需的时间(min)即为D值。又称1/10衰减时间。;例:

含有某种细菌的悬液,含菌数为105/ml,在100℃(212°F)的水浴温度中,活菌数降低到104/ml时所需的时间为10min,则该菌的D值即为10min。

D100=10min

如果加热的温度为121℃,则常写成Dr;4)Z值

——在加热致死时间曲线中,加热时间缩短90%所需升高的温度,即为Z值。;2、微生物的热死规律——对数残留定律;对数残留定律的概念:;若开始灭菌(?=0)时,培养基中活的微生物数为N0;?=2.303lgN0/N/?;例:

有一发酵罐内装40m3培养基,在121℃温度下进行实罐灭菌。原污染程度为每ml有2×105个耐热细菌芽孢,121℃时灭菌速度常数为1.8min-1。求灭菌失败几率为0.001时所需的灭菌时间。;3、死亡速率常数?(比死亡速率);细菌芽孢名称;4、培养基灭菌温度的选择;SvanteAugustArrhenius

wasaSwedishphysicalchemistbestknownforhistheorythatelectrolytes,certainsubstancesthatdissolveinwatertoyieldasolutionthatconductselectricity,areseparated,ordissociated,intoelectricallychargedparticles,orions,evenwhenthereisnocurrentflowingthroughthesolution.In1903hewas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