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州港新沙港区13#泊位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部分2.pdf

发布:2018-04-29约10.12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港新沙港区 13#泊位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工程各阶段非污染环节与环境影响分析 3.2.1 对海洋水动力环境、冲淤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填海及港池疏浚,改变了项目所在海域的岸线走向及海底地形地貌, 将引起工程附近海域水动力的改变。水动力的变化将改变泥沙运移态势,进而引 起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变化。 拟建工程布置狮子洋东岸新沙浅滩区,拟建码头前沿与上、下游码头前沿 线齐平,在上、下游已建码头的遮蔽作用下,对水动力的影响应主要集中在工 程附近海域,随着至工程距离的增加,水动力影响逐渐减弱。 围填、疏浚后随着水动力的变化及泥沙的重新分布,将对附近海域的冲淤 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2.2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1)工程将造成底栖生境破坏及底栖生物损失 本项目填海及港池疏浚改变了所在海域原有的海底底质环境,除少数游泳能 力强的生物如底栖鱼类等,在施工期间由于受到施工干扰将逃离外,大部分底栖 生物种类将被掩埋、覆盖,绝大多数将死亡,从而造成底栖生物损失。填海彻底 破坏底栖生物生境,造成不可逆影响。港池疏浚结束一段时间后,底栖生境可以 得到恢复,是可恢复的影响;但由于营运期存在维护性疏浚,恢复程度有限。 (2 )施工过程中悬浮物、噪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会引起局部海域水体浑浊,这将降低阳光的透射率, 从而导致局部海域内海洋初级生产力下降,游泳生物迁移,浮游生物也将受到不 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滤食性浮游动物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的影响较 大。此外,海域水体混浊水质下降,也会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工程凿岩量较大,凿岩产生的噪音及冲击波也会对周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 的影响。 (3 )施工产生的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62 广州港新沙港区 13#泊位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施工期排放船舶含油污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垃圾向海域倾倒, 都将对附近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4 )营运期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固体废物等,如果不加以收集处 理,随意排放,将会降低港区周围海水水质,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必须 严格落实报告中提出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做到港区“零排放”,则项目运营对生 态环境影响较小。 (5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本项目填海占用了滩涂湿地,将泥质岸线转变为人工硬质岸线,滩涂海域转 变为水深大的港池,因此,将损害该片海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但由于本项目填所在的滩涂是在原有防洪堤岸外淤长而来的,因此,总体上生态 系统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3.2.3 项目建设对通航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位于狮子洋东岸浅滩,进出港利用莲花山东航道,船舶掉头利用上游 3.5km 处的 89DH 调头区进行空(轻)载调头作业。莲花山东航道交通流量大, 项目施工期间施工船舶进出施工海域及营运期间船舶进出港(1 艘次/7d )、掉头 作业将占用航道水域、增加航道的通航密度,对过往船舶造成影响。项目上游相 距 700m 为广州港新沙港区一期工程 10#泊位、下游 300m 为虎门港新沙南作业 区海昌一期煤码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码头泊位的船舶通航。 3.2.4 项目建设对防洪纳潮的影响 项目建设占用了所在的防洪堤岸,填海客观上减少了狮子洋海域的过水断 面,港池航道疏浚增大了过水深度,因此,项目的建设将对珠江口狮子洋的防洪 纳潮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63 广州港新沙港区 13#泊位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3.3 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的分析与识别 环境影响要素的判别和筛选,将按照工程分析识别施工期和建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