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学校小学部特色课程实施方案.doc

发布:2017-12-21约1.7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兴安学校小学部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现实性主体性 三、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过程性原则。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制定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课程。   充分发挥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课程。 (一)评价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1.学生的评价 (1)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 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 负责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 (二)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 (三)日常管理机构 1教处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 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课程进行规划。 )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每学期召开一次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课程的实施情况。 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教师 1)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 2)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组 加强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教师教学(活动)场所。 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处设一名专职教师,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