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扎根理论企业知识转移风险识别研究_李柏洲.pdf

发布:2017-08-24约2.67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5 卷第04 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Vol. 35, No. 04 2014 年04 月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Apr. 2014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知识转移风险识别研究 李柏洲,徐广玉,苏 屹 (哈尔滨工程大学 企业创新研究所,哈尔滨 150001) 摘要:风险识别是企业知识转移风险控制的前提,也是保证知识转移成功的基础。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 方法,构建基于WSR 的企业知识转移风险研究框架,提炼影响知识转移风险的六个主范畴: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过 程、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主体距离、主体关系,并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关系、主范畴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释,最 后进行理论饱和检验,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知识转移;风险识别;扎根理论;WSR 中图分类号:F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4)04-0057-09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以知识为主体的 职员带来损失的可能性[3] 。在知识转移风险研究领 竞争形态逐渐演变成企业竞争的主流[1] ,市场竞争日 域,国内外学者已开展广泛研究。代表性文献成果 益演化为知识和服务的竞争。为了创造价值,企业必 包括:Szulanski 的研究表明,知识接收者的吸收能力 须能够识别、创造与持续地管理知识[2] 。企业通过知 低、知识转移主体间的关系不和谐会增加知识转移 识转移实现知识传递、知识共享、知识创造,最终通过 风险[3] ;Smionin 认为,组织差异程度、文化距离、知识 知识的采纳和应用解决企业的既定问题,夯实企业持 传送方保护意识等因素影响知识转移风险[4] ;Barda- 久竞争优势。但是,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会涉及诸多因 racco 认为,知识本身是知识转移的主要威胁[5] ,适当 素的影响,知识转移必然伴随着风险的传导与扩散。 的知识转移时机和知识转移机制可以降低知识转移 这些风险因素存在于知识转移的各个阶段,作用于知 过程中的知识损耗;魏江等梳理出影响企业知识转 识转移主体。因此,对知识转移风险进行识别、管理 移的六大因素:信任、人际关系、激励机制、决策者态 和化解是提升企业知识转移效率的关键。 度、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吸收能力[6] 。同时,有学者分 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将面临哪些特有的风险?各 别对IT 外包企业、敏捷供应链、虚拟企业、虚拟联盟、 种风险间是否存在交互影响?为解答和清晰诠释上 跨国公司等不同主体的知识转移风险进行实证分 述问题,识别企业知识转移风险体系,本文将对知识 析,认为知识转移主体能力、知识转移环境、知识传 转移风险产生根源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为企业在 递方式、知识产权、知识泄密、信息不对称、伙伴关 知识转移过程中规避和防范风险、提高知识转移绩 系、成员企业利益分配不均等因素均会引发知识转 效提供策略建议。 移风险[7-13] 。 1 文献回顾 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大都以影响转移的因 知识转移风险是指由于知识转移给企业或企业 素为依托,搭建知识转移风险基本架构,限定研究企 收稿日期:2013-07-29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 1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博士科学点专项科研基金资 助项目(201223041200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T60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HEUCF120914)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项目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GZ11D203)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B072) 第一作者简介:李柏洲(1964—) ,男,辽宁彰武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 ·58 ·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