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经营与管理.ppt

发布:2025-04-01约8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银行主要资金来源与运用21现金资产管理原则安全保障原则: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总量适度原则适时调节原则: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及时调节资金头寸,确保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43五.现金资产的管理01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02存款准备金管理03同业存款的管理04托收中现金的管理现金资产管理的内容第二节贷款业务管理贷款业务概述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01贷款构成要素:02贷款对象03贷款条件(P91自学)04贷款用途05贷款期限06贷款利率07贷款方式贷款种类01贷款偿还期限分期贷款(1年以下,包括1年)中期贷款(1-5年,含5年)贷款(5年以上)02按贷款保障条件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还款保证的贷款。有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三类。抵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以借款人或第三人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02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按贷款的质量(或风险度)分类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借款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关注贷款:贷款本息还仍然正常,但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要关注和监控)01次级贷款:借款人依靠正常的经营收入已经无法偿还贷款的本息,而不得不通过重新融资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归还贷款。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已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贷款:在采取一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按贷款用途分表贷款种类商业银行用以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贷前有推销、调查及信用分析阶段银行接受贷款申请以后的评估、审查及贷款发放阶段贷款发放以后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及贷款本息收回阶段贷款政策贷款审批制度,我国实行“审贷分离”制度。贷款调查人员负责贷前调查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人员负责贷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检查人员负责贷款发放以后的检查和清收,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分级审批制度:银行内部实行分级授权制。规定各级信贷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贷款审批品种和最高贷款限额。12相关制度:信贷人员的素质06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05银行负债结构04银行资本金状况03财政货币政策02法律法规013、制定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A盈利性原则B流动性原则C安全性原则4.商业银行贷款原则5.贷款规模和比率控制依据:自身负债资金来源情况及其稳定性状况,以及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资本金状况、银行自身流动性准备比率、银行经营环境状况、贷款需求和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贷款/存款比率。我国法规规定这一比率不得超过75%。贷款/资本比率。反映银行资本的盈利能力和银行对贷款损失的承受能力。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评判指标:指银行给最大一家客户或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占银行资本金的比率,反映了贷款的集中程度和风险状况。如我国规定,对最大一家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金的15%,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金的50%。单个企业贷款比率。01如我国规定,这一比率必须低于120%。中长期贷款比率。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1年期以上的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了银行贷款的总体流动性状况。02贷款申请贷款调查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贷款审批贷款检查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贷款发放贷款收回四、贷款程序贷款程序及操作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贷前贷时贷后(1)贷前调查客户借款申请借款申请书内容贷款可行性调查(4)贷款审批主管信贷人员高级经理人员分级审批制度(7)日常管理数据资料合同契约担保品信用审查贷款检查(2)信贷分析用途行业管理水平信用评估数据资料(5)起草文件法律合同文本贷款文件审查检验担保品自动放弃条款其他(8)应变措施早期报警信号调整战略管理计划――贷款重组――努力催收――诉诸法律还款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