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主要因素.docx

发布:2018-01-03约9.7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主要因素任大鹏何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100094)摘要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主要因素包括乡镇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以及对乡镇干部行政行为监控体系的效力。其中,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表现在其行为方式上,体现为其是否能够依法行政。提高乡镇干部法律意识的重点是对现代抽象法律原则的具体化。农民的法律意识的高低对于农村的法制现代化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的关键是增强农民对现代法律原则的认同感。发挥乡镇干部行政行为的监控体系的效力是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必要保障,要发挥其效力,关键是对现行监控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予以完善。关键词乡镇干部;农民;法律意识以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明确规定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反映全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一项重要治国方针。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依法行政,也无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都必须经法律的授权,并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为之①。农村不论是从人口还是从面积上讲,都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无疑不可忽略我国广大的农村,依法行政在农村社会的实现程度也无疑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法治化的进程。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中的行政执法状况却不容乐观: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抓人和任意私闯民宅等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情况下作为执法者的乡镇干部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但却并不收敛,而作为被管理者的农民,即使知道执法者的行为是违法的或者知道是不合理的,却很少提出质疑或者寻求法律救济,等等。这些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农村行政执法的效力,也有悖于依法行政的行政执法原则。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集中在两个方面:执法者和被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农村社会行政执法外部监控机制的实行效果。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因素之一: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作为农村社会行政执法者的乡镇干部,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表现在其行为方式上,体现为其是否能够依法行政。目前,我国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不彻底性,其法律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从广义的法律意识的角度看,乡镇干部的“依法治人”的意识更强于其自身的守法意识。表现为大多数乡镇干部在抽象地单纯地讨论法律原则时,往往使人看起来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但把这些原则一步步具体化时,又表现出对抽象认同的现代法律原则的背离,越是走进法律现实,这种背离越是明显。由此,就造成许多乡镇干部认为是合法的,而事实上却是违法的行为的大量存在。对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1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干部的现代法律意识开始逐渐形成,但仅限于对现代法律原则第1期任大鹏等:浅析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主要因素·59·的抽象认同和对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法制建设的加强和普法教育的开展,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镇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方式由命令型、强制型逐步转向指导型,由单纯的依政策决策向依法决策过渡;随着包括宪法在内的200多部法律、700多部行政法规和4000多部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②,乡镇干部的工作基本上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局面;伴随大量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连续三次全国性的普法教育活动(“一五”、“二五”、“三五”普法活动)的开展,以及电视广播报纸上大量的有关现代法制的专题性和文艺性节目的播放(如电影《秋菊打官司》、《被告山杠爷》等)对农村干部的思想带来了震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干部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但是,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我国又是一个相对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在仅仅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要很好把握现代法律原则,树立现代法律意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政策宣传和行政命令仍然是农村行政工作的主要方式。21传统、习惯、乡村现实的宗法型社会关系格局和宗法家族文化氛围,严重影响到乡镇干部依现代法律原则行政。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伦理相结合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法律始终是附属于专制权力和宗法伦理的,几千年来,它孕育了大量的与现代法律原则相左的传统和习惯,诸如权高于法的观念,宗法伦理至上、情重于法的观念,忠孝服从的意识等等。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法制的传统较少。”③人们观念的转变是极其缓慢的。在建国初期,从“有党无法”、“党高于法”和重政策轻法律的观念逐渐向政策和法制并重过渡④。而这一过渡尚未完成,就又恢复到以政策为单一的社会调控手段这一过程。到文革期间,法制被肆意践踏,以致到现在,旧的宗法传统和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乡镇干部的法律意识。正如梁治平先生所言:“一种具有深厚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