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与之法理学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 学 概 论制作人:许国强 第一章 法理 第一节、法的产生和法的本质 第二节、法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和法制 第一节 法的产生和法的本质 ? 一、法的概念和本质 二、法的产生和规律 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法与经济基础 2、法与道德 3、法与政策 第二节、法的发展 一、奴隶制法 二、封建制法 三、资本主义法 四、社会主义法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和法制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适用 三、社会主义法的效力和法律解释 四、社会主义法律关系 五、法律责任 六、社会主义法制 思考题:法是什么?(课堂讨论) 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廌”,传说是一种头长独角,性中正,辨是非的奇兽 定义: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是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 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法的本质: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 人的主观对客观地反映 法的根本矛盾关系 法的产生和规律(了解) 法的产生:原始社会(道德、宗教、习惯) 奴隶社会(法律) 产生规律 法与经济基础 思考:法与道德(课堂讨论) 二者联系: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2、把道德标准直接确认为法律规范 3、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例如:赡养老人、诚实信用 二者区别:1、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而道德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中 2、法由国家制定,强制力保证,而道德约定俗成、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民的内心维护 3、道德所调整的范围要比法所调整的范围广的多 思考讨论:如何理解以德治国?他和依法治国有什么关系? 法与政策的关系(了解) 政策:指制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 关系: 1、法律以政策为指导 2、政策依靠法律贯彻实施 例:计划生育 问题:能不能说政策的效力大于法律的效力? 一、奴隶制法 了解:《汉穆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奴隶制法的特点: 1、严格保护奴隶主所有制,奴隶归奴隶主所有 2、公开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刑罚种类繁多,刑罚及其残酷、严重 4、保留原始社会某些行为规范残余。例“同态复仇” 二 封建制法 特征: 1、严格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确认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依附关系,严格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 2、封建法确认、维护封建等级特权 3、封建法罪名繁多、滥施肉刑,广为株连 4、重刑轻民、民刑不分 补充 5、立法司法行政不分 资本主义法 特征 1、保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 《人权宣言》 2、确认契约自由,维护雇佣劳动制度 3、反对封建特权,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由“个人权利本位”转化为“社会本位” 例如:美国《反垄断法》等 四 社会主义法 特征: 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以往是失衡的) 3、国家强制措施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一)、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社会主义法是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3、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社会主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社会经济建设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方面(保护和巩固)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法的制定含义:广义、狭义、最狭义 我国法的制定原则 1、实事求是、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2、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稳定性和及时性相结合 4、坚持走群众路线 我国法的制定程序 1、法律议案的提出 2、法律草案的审议 3、法律草案的表决 4、法律的公布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国务院部委规章 5、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所在市、经国务院批准的 较大的 市和经济特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