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doc

发布:2020-02-26约3.1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贵州省德江县实验中学 张晓华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喜欢用“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且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也不用马上纠正,而是及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然后自觉地加以纠正。因此,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教学艺术。 首先,教师是“讲师”,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专门为学生“传道 、授业、解惑”的。在备课的时候,为了把知识讲清楚,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于是就区分出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等。当一位教师按照预定计划进行讲授时,“接受学习”就成了此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这样我们说这位教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 例如:函数概念的授课片段。 老师:同学们,小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齐答):120千米 老师:3小时呢? 学生(齐答):180千米。 老师:4小时,5小时呢? 学生(齐答):240千米、300千米。 老师:x 小时呢? 学生(齐答):60x千米。 教师通过板书例表引入函数概念。 上述之例子就是在教学课堂中仍然充斥着的“是不是?” “对不对?” “听清楚没有?”等机械提问的方式,而且许多回等都时学生集体回答,这种提问大大损坏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杜绝类似的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是对话方式、互动性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一个声音,而应该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中。教学是否能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所以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求知识,创建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其次,学生是充满智慧的,但学生的智慧潜能像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人们常说“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 1.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垂直(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 2.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相等又将如何呢? 3.除了边可以改变,还有什么替代(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 4.这些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 这位教师有效的提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回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心理学上讲:“思维永远从问题的。”从实质上来说,老师的教学就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要注意课堂提问艺术。 再次,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 例如: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授课片断。老师:在一个三角开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老师:为什么? 学生:由测量知道的。 老师:那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长度又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老师:为什么? 学生:由测量出的线段相减可知。 老师:很好!我们可以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作为定理来应用。 老师:判断下面几组数据能否构建成三角形?并说明依据是什么?(1)3,4,5;(2)8,6,14;(3)17,16,15;(4)5,5,11 学生:判断(1)、(3)能。 老师:依据呢? 学生:依据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老师:完全正确。 以上只是表层的口头回答形式,根本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众所周知测量在实际操作中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而千真万确的定理岂能用测量的结果来阐释。因此,问题的症结在于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