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星余迹通信中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16约1.1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星余迹通信中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对嵌入式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控制和监测,对单片机控制等技术的验证和应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通信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研究并应用流星余迹通信技术,这是一种基于时域扩展技术的高效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此技术利用多径效应,将信号扩频和时间展开相结合,可以在高噪声的环境中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功耗的通信。 二、研究内容 1. 对流星余迹通信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 2. 研究流星余迹通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技术,同时深入了解单片机控制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相关技术。 3. 设计并实现基于流星余迹通信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原型,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 4. 进行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验证嵌入式系统在流星余迹通信方面的优点。 三、预期成果 1. 对流星余迹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掌握其原理和特点。 2. 实现基于流星余迹通信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原型。 3. 在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证明流星余迹通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案与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对流星余迹通信技术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并深入了解相关技术。时间:1周。 2. 第二阶段:设计并实现基于流星余迹通信技术的嵌入式系统原型,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时间:3周。 3. 第三阶段:进行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验证嵌入式系统在流星余迹通信方面的优点。时间:2周。 4. 第四阶段:撰写论文并展示研究成果。时间:2周。 五、参考文献 [1] L. Ma, W. Hou, X. Wang, “Meteor Echo Communications: From Early Studies to Recent Advance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Tutorials, 2013. [2] M. Lesturgie, M. Grellier, L. Ries, “Meteor Burst Communication with an adaptive equalizer”,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1998. [3] R. J. Vetter, R. J. Fontana, “Error-performance of repeatered Meteor Burst links with preequalization and postequal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199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