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储量核实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粘土矿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前言
1.1概况
1.1.1项目原由
受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业权人的委托,对扩界扩能后的该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目的是为该煤矿进行技改扩能、生产管理等提供地质依据。
1.1.2任务
(1)查明地层层序、划分地层
(2)调查矿区地质特征、煤层、煤质特征、开采技术条件,推测开采后的变化;
(3)了解区内构造特征,圈定煤层底板等高线。
(4)圈定采空区和风化带。
(5)了解其它有交加益矿产赋存情况。
(6)估算各可采煤层的各类别资源储量。
1.1.3核实工作依据
1、委托书。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0号)。
3、《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
4、《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
范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文)。
5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
1.1.4收集的主要资料
(1)《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联合煤矿地质简测报告》(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
(2)《平坝县骆子洞联合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2004年8月);
(3)安国土资发〖2004〗134号《关于印贵州省平坝县骆子洞联合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
(4)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贵州博翔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8月);
(5)《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7年9月);
(6)黔煤行管字〖2007〗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贵州省煤炭管理局);
(7)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含M8、M9煤层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
(8)、《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含M8、M9煤层(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
(9)《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样检验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
(10)骆子洞煤矿提供的其它资料。
1.1.5矿区位置及矿区范围
骆子洞煤矿位于平坝县西部乐平乡架布片区高坡村。矿区东南与永发煤矿、双林煤矿、盘龙树煤矿相邻,南面与下院煤矿相接,西面与西秀区煤矿相邻。矿区属乐平乡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06°04′21″~106°04′58″,北纬26°24′35″~26°25′26″。该矿东距平坝县直距约20km,南西至安顺直距约24km,贵黄公路距矿区里程约20km,交通方便(见交通示意图)。
扩能扩界后的矿区近似矩形,东西宽约0.99km,南北长约
1.18~1.57km,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为
矿区面积:1.292km2,开采标高:1410~1100m。
1.1.6自然地理
(1)气象、水文
评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4.1°C,极端最高气温34.1°C,极端最低气温-10.7°C。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均降雨量1235.7mm,5-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春旱、夏旱、倒春寒、冰雹、暴雨等。
矿区中部地势较高,向南向北地势遂渐降低,以矿区中部的分水岭为界,北部雨水沿冲沟流入北部小河,河面高程为海拔1345m,南部雨
水向南流入南部小河,在矿区边缘,小河水面高程海拔1420.8m,北部小河汇入岔河,南部小河汇入乐平河。1345m和1420.8m分别为矿区北部和南部的相对侵蚀基准面。这些小河由于汇水面积较小,平时流量较小,不超过1L/s,但到雨季可达5L/s。
(2)地形地貌
矿区属低中山侵蚀山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总体上呈中部高向南向北降低。矿区内最高海拔+1566.4m,位于火草地以东;最低标高+1345m,位于矿区东北角,最大相对高差221.4m。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最陡处可达51°。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该区域内开展地质工作较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煤勘113队对清镇至安顺之间的煤田曾作过1:10万概查找煤工作,于1958年提交《贵州省清镇安顺间煤田地质概查报告书》。1972年~1974年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对乐平井田作过地质勘查工作,并于1974年提交《平坝煤田乐平井田普查评价报告》。八十年代中后期贵州省地矿局一○八地质大队开展过包含本矿区在内的1:5万乐平幅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与其相邻的有黄家庄井田和谷豹井田,黄家庄井田有林东矿务局编制的
平坝县骆子洞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贵州省平坝县黄家庄矿井生产报告》。上述地质工作对区内地层分布、构造特征、煤层特征、煤质情况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地质资料,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区域煤矿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
2000年8月由贵州地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