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数据备份容灾NBU一体机SYMC撰写集成项目中部分内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省数据异地容灾备份系统
依据以上建设背景与需求分析、方案原则,参考相关灾备系统建设依据,整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
全省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中心整体架构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XX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数据异地容灾备份系统整体架构由集中备份平台、各级接入系统(省级、地市级、县级)、集中恢复演练平台、离线介质储存中心组成。省级以及各地市、县通过备份专网将备份数据传输到全省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中心集中存储。全省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中心部署在线备份平台(包含软硬件),通过管理平台对全省各地接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异地数据同步复制管理、统一报表、策略分发和节点托管等功能。省级和各市县通过本地接入系统,经过备份专网与省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对接,实现全省数据的异地集中备份,提升各级人力社保部门数据灾备服务能力,实现全省数据灾备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和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政府投资。
1、集中备份平台建设
集中备份平台由全省数据灾备业务系统、全省数据灾备存储系统及全省灾备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全省数据备份业务系统是整个系统管理的核心,全省数据备份存储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通过全省数据备份业务系统进行系统的统一管理,节点分层管理,可以灵活地满足平台共享、分层管理、节点自主服务等各种需求,解决分布式机构各种不同的管理需求。
集中备份平台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平台部份包括:机架式管理服务器节点、计算节点、存储节点以及网络交换机等设备;软件平台包括:备份存储云柜控制管理中心、集群存储文件系统。
以基础设施云为基础,将机柜服务器中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构建成一个共享的资源池,备份云平台提供基础资源服务。系统架构如下:
如上图所示,
在搭建集中备份平台时,全省灾备数据管理系统作为可视化的图形管理界面,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管理整个集中备份平台中的所有元素,包括管理,配置,监控以及定期输出备份平台的系统报表。灾备业务系统则是实现控制整个数据灾备过程。
(1)全省数据灾备存储系统
全省数据备份存储系统存储容量规划与备份源数据量、数据变化量、备份策略、保存周期等要素相关。以下预估计算为未开启备份去重:
备份存储容量=初始基础数据量*完全备份副本数+日数据增量*全部增量次数+增量数据量*增量副本数*完全备份副本数
依据备份策略要求每年一次完全备份永久保留、每周一次全备、每日增量备份;县级局数据变化量10GB,地市局数据变化量20GB,省级数据变化量30GB;全备份版本数4个。
省级数据中心需要备份存储可用容量:2000GB(初始基础数据量)×4 (全备次数)+30GB (日数据增量)× 24(4个全备周期内增量次数)+30GB (日数据备份增量)×6 (每周增量备份次数)×3(全备次数-1)/1024=9.04TB。
地市级数据中心需要备份存储可用容量:400GB(初始基础数据量)×4 (全备次数)+ 20GB (日数据增量)× 24(4个全备周期内增量次数)+20GB (日数据备份增量)×6 (每周增量备份次数)×3(全备次数-1)/1024=2.38TB。
县级数据中心需要备份存储可用容量:200GB(初始基础数据量)×4 (全备次数)+ 10GB (日数据增量)×24(8个全备周期内增量次数)+10GB (日数据备份增量)×6 (每周增量备份次数)×3(全备次数-1)/1024=1.19TB。
年数据存储量=9.04+ 2.38×11+1.19×69+2+0.4×11+0.2×69,共约140TB左右。考虑到未来三到五年的数据增长量,本次配置可用容量550TB。如果采用可增量配置的存储,一次性不需要这么多,使用多少采购多少的模式,保护投资。
全省数据备份存储系统存储的是全省异地灾备的重要数据,采用融合体系结构、全Scale out架构、全节能设计,集基础设施云架构和备份、存储服务的备份存储云柜,为全省各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备份与存储服务,具有高可靠性、弹性、无缝扩展能力,可以很好的满足业务的需要。
(2)全省数据灾备业务系统
根据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建设方案,全省数据灾备业务系统部署灾备业务管理软件,进行集中策略的分发和统一管理,简化多分支机构备份容灾的管理复杂性;以各级数据中心作为业务节点,创建相应用户,进行各级数据中心灾备数据的加密、抓取、认证、鉴权、恢复等操作;部署数据重复删除软件对各级数据中心灾备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的数据压缩。根据各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空间大小、服务的时间提供服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更新服务时间或者调整备份空间。
全省数据灾备业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平台安全性
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全省数据热备业务系统平台安全包括:
① 网络安全:部署两台防火墙、两台入侵防御系统设备完成结构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