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章外圆平面内孔加工.ppt

发布:2018-10-07约2.1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孔的加工方法很多。 常用孔加工方法有钻、扩、铰、镗、磨、拉、光整加工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过小或过深的孔不宜采用镗、磨 过大的孔不宜采用扩、铰 过长的孔不宜采用拉削 有色金属件的孔不宜采用磨削和珩磨 (3)孔加工的机床很多。 常用机床有钻床、车床、镗床、铣床、磨床、拉床等,同一种孔的加工,可以在几种不同的机床上进行。 选择表面加工方案时,要掌握如下三点: 1.要掌握选择表面加工方案的5条依据,即表面的尺寸精度和粗糙度Ra值,所在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热处理情况、材料的性能以及零件的批量等。 2.掌握三种表面加工方案框图。 第五章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3.掌握选择加工方案的方法。 (1)筛选法:根据已知条件,从加工方案框图第①个方案依次向下选择,直到满足已知条件为止。 (2)关键条件法:找出已知条件中的关键条件,再以关键条件为主,适当考虑其他条件来选择加工方案。 一、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 尺寸精度:直径、长度 形状精度:圆度、圆柱度、轴线的直线度 位置精度:同轴度、垂直度、径向圆跳动 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Ra、表面硬度 第一节 外圆面的加工 (1)切削加工方法: ①车削; ②磨削:普通磨削、精密磨削、砂带磨削 ③光整加工:研磨、超精加工、抛光 (2)特种加工:旋转电火花、超声波套料 二、主要方法: 1、加工淬火钢件的外圆面 粗车→半精车→(淬火) →磨削→研磨 粗车→半精车→精车→研磨 三、外圆表面加工方案的说明 2、加工不淬火钢件和铸铁件的外圆面 (1)先车后磨:粗车→半精车→磨削 (2)粗车→半精车→精车 ①单件小批加工盘套类零件。 ②加工短轴销的外圆。 ③加工外圆磨床上难以装夹和磨削零件的外圆。 3、加工有色金属材料的外圆面 车削 例1 例2 一、孔的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直径、深度。 (2)、形状精度:圆度、圆柱度及轴线的 直线度。 (3)、位置精度: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 (4)、表面质量:表面祖糙度、表面硬度等。 第二节 孔的加工 (1)、根据结构和用途 ①紧固孔和辅助孔 螺钉孔、螺栓过孔、油孔(IT12~IT11,Ra:12.5~6.3μm) ②回转体零件的轴心孔 齿轮轴心孔:IT8~IT6,Ra:1.6~0.4μm 二、孔的分类 ③箱体支架类零件的轴承孔 机床主轴箱的轴承孔:IT7,Ra:1.6~0.8μm ,位置精度。 图4.1 孔的类型 (2)、根据尺寸和结构形状:大孔、小孔、微孔、通孔、盲孔、台阶孔、细长孔 (3)、根据技术要求:高精度低粗糙度孔、中等精度孔、低精度孔 深孔(L/D>5)和浅孔 (1)切削加工方法:钻孔、扩孔、铰孔、车孔、镗孔、拉孔、磨孔、金刚石镗、精密磨削、超精加工、研磨、珩磨、抛光 (2)特种加工:电火花穿孔、超声波穿孔、激光打孔 三、主要方法: 1 拟定孔的加工方案比外圆复杂的原因: (1)加工孔比加工同等精度的外圆面困难。 ① 孔的类型多。 ②孔是内表面,加工孔的刀具受孔径和长度限制,刚度差;孔加工近似半封闭式切削,散热和排屑条件差,刀具磨损快,孔壁易被划伤。 四、 孔加工方案的选择 (1)回转体零件的轴心孔 轴、盘套类零件的轴心孔,一般选用车床、磨床加工。大批大量生产,适合拉削的孔可在车床上粗加工后上拉床拉削。 (2)箱体支架类零件的轴承孔 小型支架类零件的轴承孔,一般选用车床利用花盘-弯板装夹加工,或选用卧铣加工。 箱体和大、中型支架类零件类的轴承孔,多选用卧式镗床加工。 (3)各种零件的紧固孔和辅助孔,一般在各类钻床上加工。 2 机床的选用 (1)孔的加工方案框图 (2)孔的加工方案选择原则 3、孔加工方案的选用 (1)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首先钻孔。对于已经铸出或锻出的孔,首先扩孔或镗孔。 1)未淬硬的钢件或铸铁件 (2)中等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孔(IT8~IT7、Ra:1.6~0.8μm) ① φ≤10,钻→铰 ② 10≤φ≤30,钻→扩→铰 ③ 30≤φ≤80: A、L/D大:钻→扩→铰 B、L/D小:钻→粗镗→半精镗 →铰或磨:盘套类回转体零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