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发布:2017-04-17约2.14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设计 指 导 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教学中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将书本知识联系社会现实、技术原理如何应用于工业实践、环保理念如何根植于国情民情、管理策略如何嵌入特定的经济及文化风俗等。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它前修课程(如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微生物学、环工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管理政策及法规、社会实情及技术发展水平、工业实践及运营情况、相关的商业信息等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和计算,在融会贯通的前提下进行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设计的初步训练,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和协商沟通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 见附件1 三、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包括: 1、设计对象(特定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理化及生物特征、污染及其危害途径、污染控制指标等。 2、与设计对象有关的管理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政府文件、产业政策、行业管理体系等)。 3、与设计对象有关的技术进展(如有关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途径、措施及技术方法等)、国内外工业应用实践及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设计部分。包括: 1、处理及处置方案的选择(包括与国内外案例分析、比较等)。 2、工厂厂区平面设计简图(使用功能),选址说明。 3、工艺流程设计简图。 4、设备选型(含供货厂商信息),配套性分析。 5、技术性、经济性分析(投资分析、运营成本分析,经济效益估算分析)及现实可操作性分析。 四、课程设计装订格式要求 1.封面(见附件2); 2.指导书; 3.目录(按文献综述、方案设计、结语、参与文献顺序); 4.正文;5.总结(包括设计完成人及内部分工,设计收获等) 目 录 前言 文献综述 2.1城市生活垃圾??定义、来源、理化及生物特征、污染及其危害途径、污染控制指标等 2.2与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文件 2.3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方案设计 3.1 填埋厂区选址及说明 3.2 填埋库区工艺设计 3.3 填埋库区工程设计 3.4设备选型 3.5 技术性分析、经济效应分析 四.附图 4.1填埋厂区平面图 4.2渗滤液导排系统断面 4.3卫生填埋场剖面图 4.4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简单工艺流程 五. 总结 六.参考文献 前言 城市生活垃圾通常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旅游、市政维护、企事业、机关单位办公等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如厨余物、餐饮残余物、废纸、旧织物、旧家具、玻璃陶瓷碎片、废旧塑料制品、煤灰渣、废交通工具等。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垃圾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垃圾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生量已超过1.4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人均日产垃圾量已超过11kg,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达2万吨左右。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处理,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困扰,各地相继建设了许多大中小型垃圾填埋场,这些填埋场的建设,一方面垃圾有了归处,另一方面由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造成的HYPERLINK /zaosheng/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目前填埋场防渗的建设水平已经是发达国家中较高要求的水准,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基底防渗的基本要求接近德国标准,高于欧盟和美国的要求。随着生活垃圾防渗标准的提高,相应的投资也显著提高,按照目前的标准要求,防渗系统每平方米的造价近200元。对于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采用同一防渗标准要求,甚至对于大于30度边坡也同样要求铺设防渗系统,其必要性值得商榷。目前,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是我国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较薄弱环节之一,由于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且污染物浓度高,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要求较复杂的处理工艺、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成本。 本课程设计就2000t/d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了设计,从填埋场的选址、填埋库区容量计算、填埋库区工艺设计、填埋库区工程设计等方面,以及与设计对象有关的法律、法规、政府文件、产业政策、行业管理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