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第05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实践
一、种源的选择
二、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三、采种与种子调制
四、种子贮藏与品质检验
五、种子休眠及催芽
1、种源及其重要性
种源 (provenance):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
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造林成功的前提:造林地条件与种源地条件基本
一致。种源的研究及选择是保证造林成活、生长
好的重要基础。
教训:新疆核桃、文冠果、杉木
值得注意的树种:桉树、南洋楹、杨树
同一树种由于长期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
下,必然形成适应当地条件的遗传特性和地理变
异。种源地理变异的基本规律:种源间在绝大多
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中心产区到边缘产
区,多数性状呈南北渐变趋势,中心产区生长
快,但适应性不如非中心产区。
种源试验和种子区划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种源试验
7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种源试验和种子区划试验
1988年,在大量种源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并颁布实施了 《中国林木
种子区划》的国家标准。
选择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油松、马尾松、云南松、华北落叶
松、兴安落叶松、云杉、杉木、侧柏、白榆13个主要造林树种,依
据各树种的地理分布、生态特点、树木生长情况、种源等综合分析
后,进行了种子区划和种子亚区的区划。
产区区划的
类似例子
1、选择种源的原则
(1)尽量的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造
林。
(2 )需外调种子时,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
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的种子。
(3)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种,其范围可比相
反方向的大。
(4 )垂直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300-50m。
3、林木种子区划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
种源单位,也是造林用种的地域单位。
种子亚区——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
种的次级单位。
在造林用种时,应优先考虑造林地点所在的种子
亚区内调拨种子,若种子满足不了造林要求,再
到本种子区内调拨。
二、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优良的遗传品质主要表现在用此种子造林形成的
林分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播种品质优良则体现在种子物理特性和发芽能力
等指标达到或超过有关国家标准。
培育森林的周期长,一旦用劣种造林,不仅影响
树木成活、成林、成材,而且损失严重,难以挽
回。
1、良种选育
选种: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无性系
引种:
育种:常规育种、非常规育种
2、良种基地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
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
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良种基地有: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
(一)母树林
母树林 (seed production stand)是在优良
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
照母树林的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
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
林分。现有林分改造而成
母树林生产的种子造林,一般增益3-7%。由
于营建技术简单、成本低、投产快、种子的产
量和质量比一般林分高。
母树林建立的要求
1. 母树林应建在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与用种地区
相接近的地方;
2. 要求交通方便,地形平缓,光照充足,背风向
阳,以便于林木结实和经营管理;
3. 母树林林地应土层深厚、土壤较为肥沃,面积至
少在几十亩以上;
4. 母树林周围不能有同树种的劣质林分。林分最好
是中、壮龄的同龄纯林,且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5. 林分郁闭度一般为0.5-0.7。
6. 对选定的母树林进行疏伐的原则是去劣留优 。
适宜建母树林的林龄
速生阔叶树种人工林10~15年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8~15年,天然
林林龄范围可宽些,如油松20~50年,红松
120~200年。
林分最好是同龄纯林,且林分的生长发育状况良
好,要根据国家有关优良母树的标准进行选择,
林分郁闭度一般为0.5~0.7。
提高母树林产量和质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