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谈--中国九大酷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萨谈--中国九大酷刑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谈着仁义但实际残暴的历史,3000年的专制和独裁造就了无数的酷刑。在所谓神话时期的炎黄帝时代,蚩尤发明了割鼻,割耳,破坏生殖器官,刺面和死刑五种刑罪。后世代代加码,到了明清中国酷刑登峰造极,最终才在中华民国废除肉刑。独裁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一律用酷刑恐吓人民。其实就如同今天的死刑不能降低犯罪率一样,古代的酷刑对于人民的反抗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影响。明太祖朱元璋使用剥皮酷刑制止贪污,甚至把上一届犯官的皮挂在后一任官员的大堂上,但明朝贪污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制度上不能制止这类情况,一千个人犯罪只有一个人被处以酷刑,另外九百九十九个人觉得这样的风险值得,自然不会顾虑任何刑法。其实用周星驰搞笑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面的对白就可以解释,如果皇帝英明神武,国泰民安,谁愿意去犯罪当乞丐?
中国九大酷刑之九—毒杀
--------------砒霜白色无味,仅需0.1到0.2克就会致命毒杀是九大酷刑中最人道的一种,一般用于皇上对于有身份的大臣所用。中国古代对于尸体的完整性要求很高,普通的老百姓也会要求死留全尸,对于在社会上有很地位的官员自然也要保存他们的面子。
但中国古代的刑法基本都是斩,削,剁之类,死者肯定没有全尸,有明显侮辱和示众的意思。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社会,所谓封建社会就是什么都分等级,连死也是。所谓刑不上大夫,对于有地位的大臣,这种同平民一样的死法显然是不妥的。
所以自古皇帝对于自己看不顺眼或者对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大臣,一般采用赐死的方法,能够保存其生前的地位。而赐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毒杀,因为这种方式不但可以留有全尸,而且可以掩人耳目,不会被老百姓看热闹。
吕不韦被嬴政处死时候就是赐毒酒,据说吕不韦死时说:本来我还怀疑他到底是谁的儿子,现在看他手段如此凶残,比我还厉害,肯定是我的儿子。
作为皇帝的隋炀帝被处死的时候曾经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他让其他人去找毒酒,但一时找不到,最终被绞死了。
著名的李后主也是被毒杀的,明朝著名大将魏国公徐达也是暗中被朱元璋赐毒酒杀死。
可见,毒杀处死是特权阶级所享受的优待,一般老百姓可以没权享受的。
中国从商朝开始赐死制度,被赐死的大臣一般还要跪拜谢谢皇上的恩典。
但为什么说毒杀也是一种酷刑呢?主要在于毒杀毒物的选择。
埃及艳后死于毒蛇的毒液,由于毒蛇的毒液一般麻痹中枢神经,导致呼吸系统瘫痪,被咬死者通常不会感觉太大痛苦就命丧黄泉,是比较人道的死法。
雅典人处死苏格拉底使用的是毒芹,毒芹也是麻痹运动神经的,份量较重数分钟就可死掉,死者也没有什么痛苦。
而中国的毒杀使用的毒药就不是这样的了,因为他们最常使用的是砒霜。
砒霜的毒性很大,在古代甚至现代一旦服用就极难救治,非常适合皇帝的赐死。因为服用这种毒药必死,不会存在吃了睡一觉发现没事的情况。
但砒霜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毒药,它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服用者一般会出现剧烈腹痛和呕吐,这个时间一般持续1小时左右,长的可以达到4,5个小时。在这段时间,服毒者是生不如死,上吐下泻,最终因为内脏大出血而七窍流血而死。
《水浒》里面的武大郎就死于砒霜中毒,书中描写道:武大呷了一口,说道:“大嫂,这药好难吃!”那妇人道:“只要他医治得病,管甚麽难吃。”武大再呷第二口时,被这婆娘就势只一灌,一盏药都灌下喉咙去了。那妇人便放倒武大,慌忙跳下床来。武大哎了一声,说道:“大嫂,吃下这药去,肚里倒疼起来!苦呀!苦呀!倒当不得了!”这妇人便去脚後扯过两床被来没头没脸只顾盖。武大叫道:“我也气闷!”那妇人道:“太医分付,教我与你发些汗,便好得快。”武大再要说时,这妇人怕他挣扎,便跳上床来骑在武大身上,把手紧紧地按住被角,那里肯放些松宽。那武大哎了两声,喘息了一回,肠胃迸断,呜呼哀哉,身体动不得了!那妇人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怕将起来,只得跳下床来,敲那壁子。
这些描述足可见毒杀的可怕程度,至于小说里面出于艺术加工,显然将武大郎挣扎致死的时间缩短了。实际至少要痛苦一个小时左右。
到了现代,赐死的手段就逐步少了,但近代最著名的毒杀的对象是汪伪政权的大汉奸李士群。李士群本来是共产党员,被国民党中统逮捕以后叛变成为一个小喽啰,不受重用。日本攻占上海南京以后,李士群自认为能力不亚于戴笠,不甘心做一个中统的走卒,随即投靠日本人,组织了残害抗日力量的汪伪政权特务组织,残杀了无数抗日人士,其中被酷刑折磨致死的不计其数。他的总部上海吉斯菲尔路76号直到今天也被称作魔窟。
但李士群得到大权以后持权生骄,不把日本人放在眼里,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