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制备09.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纳米材料的表征
第一节纳米材料的形貌分析
第二节纳米材料的成分分析
第三节纳米材料的粒度分析
第四节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分析
第一节纳米材料的形貌分析
对于纳米材料,其性能不仅与材料颗粒大小有关,还与
材料的几何形貌有重要关系。如颗粒状纳米材料与纳米
线和纳米管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差异,因此纳米材料
的形貌分析是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
纳米材料形貌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材料的几何形貌、
材料的颗粒度、粒径的分布以及微区的成分和物相结构
等方面。
纳米材料常用的形貌分析方法主要有: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1.3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 microscope; STM)
1.4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探索纳米世界的“眼”和“手”
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 光学显微镜1676年 10-7m
第二代 电子显微镜1938年 10-9m
第三代 扫描探针显微镜1982年 10-10m
人眼分辨率10-4m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1.1 电子显微镜
1.1.2 TEM的结构及成像原理
1.1.3 TEM的样品制备
1.1.4 电子衍射
1.1.5 TEM分析纳米材料实例
1.1.1 电子显微镜
什么是显微镜?
显微镜是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是一种借助物理方法产生物体放大影象的仪器。
(a)第一台复式显微镜 (b)列文·胡克显微镜 (d)现代的显微镜
(c)十九世纪的显微镜
可以分辨的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称为分辨率
人眼睛的分辨率为0.1 mm
普通光学显微镜分辨率为0.2 µm
显微镜的分辨率由什么因素决定?
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最小分辨率由瑞利公式给出:
Δr :最小可分辨距离即分辨率;
0
λ:光源的波长;
n:物点和透镜之间的折射率;
α:孔径半角,即透镜对物点的张角的一半;
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显微镜的分辨率与人的眼睛和其
它记录装置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取决于公式中的三个
参数,对于光学显微镜而言,孔径半角一般最大可以做
到70~75度,n的值也不可能很大,因此分辨率不超过所
用光源波长的二分之一。光学显微镜中,可见光的波长
在390~760nm之间,因此我们认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
辨率不会超过200nm (0.2 μm )。
由瑞利公式可见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光的波长成正比,只有
采用波长比较短的光源,才能获得较高的放大倍数,电子
波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光源。利用电子束作为光源的显微
镜称为电子显微镜,其分辨率可以达到0.1nm 。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比较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射线源 电子束 可见光
波长 0.0589(20kv)~0.00687(1Mv) 7600(可见光)~2000(紫外线)
介质 真空 大气
透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