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的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氯化钠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实验报告人 学号 班级
实验日期
室 温 大气压
前言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及基本性质【1】
表面活性剂具有明显“两亲”性质的分子,即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大于10-12个碳原子)烃基,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通常是离子化的),由这一类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如肥皂和各种合成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组成的。
(1)若按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电离的状况可将其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又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型。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羧酸盐(肥皂),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胺盐,如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如氨基酸,甜菜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类,多元醇酯类。
根据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结构不同,又可分为碳氢表面活性剂,碳氟表面活性剂,硅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溶液有低的表面张力,良好的洗涤、润湿、增溶等能力,独特的溶解规律等性质。
2、测定CMC的原理,方法
在CMC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如表面张力,电导,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等),同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这个现象是测定CMC的实验依据。因此,通过测定溶液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可以测定CMC。
测定CMC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表面张力法、电导法、染料法、增溶作用法、光散射法等。
电导法【2】
电导法是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从电导率(к)对浓度(c)曲线或摩尔电导率曲线上转折点求CMC。此法仅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适用而对CMC值较大,表面活性低的表面活性剂因转折点不明显而不灵敏。
Λ为1mol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C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浓度
Λ为随电解质浓度而变,对强电解质的稀溶液Λ0为浓度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A为常数。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CMC理论文献值【3】
温度/℃ 20 25 30 35 40 CMC/(mol/L) 8.06×10-3 8.10×10-3 8.26×10-3 8.40×10-3 8.70×10-3
实验部分
试剂和仪器
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恒温槽 巩义市预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导率仪 上海精科有限公司
试剂名 化学级别 生产厂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
℃时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不同浓度的电导率
浓度 0.002 0.004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电导率 173.1 173.2 173.2 333 333 333 浓度 0.006 0.007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电导率 452 453 452 494 494 494 浓度 0.008 0.0082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电导率 554 554 554 564 564 564 浓度 0.0085 0.009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电导率 596 596 596 601 601 601 浓度 0.010 0.012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电导率 639 640 640 750 751 750 0.002 0.004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800 799 800 943 943 943 浓度 0.006 0.007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1035 1036 1036 1058 1058 1058 浓度 0.008 0.0082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1100 1102 1101 1114 1113 1114 浓度 0.0085 0.009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1129 1129 1129 1139 1140 1140 浓度 0.010 0.012 序号 1 2 平均 1 2 平均 1203 1205 1204 1292 1292 1292
结果及讨论
结果
讨论
25℃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值为0.010mol/L,在同等温度下的CMC理论值为0.0081mol/L,相对误差为23.4 %
加入3ml0.5mol/L的NaCl后的CMC值为0.0075mol/L,相对误差为8 %
钠离子(Na+)使十二烷基硫酸钠CMC值降低
误差来源分析
系统误差
配置溶液时,固体物质还没有完全溶解在水中
滴加NaCl溶液时,会有偏差
注意事项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