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护理常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4.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5.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6.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7.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8.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9.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10.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湿疹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安慰鼓励患者,讲解病情,减轻思想负担,建立信心,取得配合。
2.给予高蛋白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勿用热水烫洗,皮肤瘙痒避免搔抓,婴儿或儿童患者将其双手加以约束,以防抓伤加重病情。
4.指导患者穿宽松棉质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5.湿疹患儿严禁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防感染引起疱疹样湿疹。
6.遵医嘱用药:给病人讲解外用药及外敷的作用和意义。
急性荨麻疹护理常规
1.寻找过敏原:应结合病史,如发现对某种食物或者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必要时可服缓泻药物,以促进致敏物排泄。
2.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鱼虾。成人应禁饮酒及浓茶。禁用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药物如咖啡、阿托品等。
3.病室内禁放花卉,也不应喷洒敌敌畏等化学物品,以免致敏。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温湿度舒适,避免潮湿过冷。无蚊虫,被褥要勤晒。
4.对急性荨麻疹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的病例,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急性喉头水肿、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5.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宣传疾病知识,解除其思想负担,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6.止痒是减少瘙抓和预防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故应及时选用有效外用药物。对幼儿患者,为了防止搔抓,需要加以约束。
7.患者出现腹痛,暂禁食水,注意保暖,必要时可按摩或热敷腹部。
8.患者如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避免发生喉粘膜水肿。
9.严重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积极抗过敏治疗。
银屑病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 详细了解病情,分析诱因及加重因素,耐心安慰病人,解除思想负担,但也要说明本病收效缓慢,易反复发作,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 宜采用低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3皮肤护理
1.保持床单、被服清洁。
2.勤沐浴,去除鳞屑,清洁皮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3.避免理化因素和药物的刺激。
药疹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向病人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有异种蛋白过敏者忌食鱼类、虾类等海产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有毒物质排出,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3.药及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
4.重症药疹大面积糜烂渗液时,经清理创面后,换无菌床单、衣服。
5.伴高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有大面积糜烂渗液,不能酒精擦浴,可采用冰敷降温。
6.口腔损害者应酌情给半流或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鼻鉰或输液。
7.为预防交叉感染、防止并发症,应行床边隔离,各种治疗前要洗手、戴口罩、清理创面及更换衣被时动作要轻,防止擦破皮肤使皮损扩大。
8.病房应每日消毒一次。
9.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并做好眼部清洁护理。
10.注意对患者保暖,防止受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常规
1、严重者卧床休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新鲜和适当的温度、湿度。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给予吸氧。
2、伴发热者按发热常规护理。
3、咳嗽剧烈者,可按医嘱给镇咳剂。
4、注意口腔清洁,预防合并感染。
5、狼疮性神经系统损害:有20%的狼疮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主要是侵害脑部和脊髓而形成狼疮性脑病和脊髓炎,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其护理要点为:
(1)安静卧床,若有精神分裂症状或躁动不安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2)有抽搐者,注意发作规律,提供给医师,可按癫痫处理。
(3)患者脑出血或有颅压增高时,要立即给予脱水剂脱水。
(4)肢体瘫痪者加床挡以防坠床
(5)长期卧床或意识昏迷者,定期翻身,活动肢体,防止褥疮及肺炎发生。
(6)当病情控制,肢体能活动后,鼓励病人多活动肢体,以尽快恢复功能。
6、狼疮性血液系统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血液系统损害主要是贫血(溶贫或其他贫血)、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护理要点为:
(1)单纯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