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居民储蓄偏高的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中国居民储蓄偏高的解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居民拥有的储蓄总量说明了中国居民拥有的储蓄总量较少,只是其中的个人储蓄部分较高,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居民储蓄较高。本文认为,中国居民储蓄偏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加速老龄化趋势与社保不完善并存,居民为了应对未来的支出被动储蓄。由于储蓄对未来支出的重要性,不能大量用于现期支出。增加消费应从两方面着手:1、完善社保体系。2、提高居民收入。
关键词:居民储蓄 老龄化 社保 收入
中图分类号:F83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多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保持了高速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在2003年突破了10万亿,2011年末超过了3.4万亿人民币,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居民高储蓄率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董承章、张书云(2001)[1]认为,储蓄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储蓄的生命周期特征及预防性动机共同决定着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曲扬(2003)[2]认为,导致居民高储蓄的原因有预期收入不乐观和福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个人投资渠道狭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消费不振,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发展消费信贷来降低储蓄。田岗(2004)[3]针对农村居民高储蓄行为研究后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强,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与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谨慎,储蓄存款的倾向越来越高。张明(2005)[4]认为居民高储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旺盛的投资需求,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的效率损失。林玲、王虹(2012)[5]认为收入对居民储蓄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均为最大;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在长期对居民储蓄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短期无影响;预防性动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不显著。然而,一味强调居民高储蓄很容易产生误导,实际上中国居民拥有的储蓄总量并不高,只是其中的个人储蓄部分较高,居民储蓄也不能简单地拿来消费。
二、中国与美国居民的储蓄总量对比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这里对美国2010年末和中国2011年末进行比较,不影响基本判断。
首先看以高消费和低储蓄著称的美国。2010年末,美国名义GDP144989亿美元,美国2010年末联邦养老保险计划(OASDI)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信托基金IRA(个人退休账户)保险投资联邦养老保险计划(OASDI)美国投资公司协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制模式’s just the Chinese individual savings that is higher, which is a higher household savings in the general sense.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oot cause of the high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is the accelerated aging trend coexists with The imperfect social security. Residents are forced to save in order to cope with future spending.Savings can not be used extensively on current expenditures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s for future spending. There are two ways to increase consumption:one is to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he other is to increase household income.
Keywords: household savings ,aging of population, social security, incom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