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论文.pdf

发布:2024-06-07约6.6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影响居民储蓄因素的实证分析

朱研天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一个黄金的发展期。为了维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控制

居民储蓄是非常重要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当期税后可支配收入与当期消费之间的

差额。居民储蓄的产生,是居民推迟当期消费的结果。居民储蓄额的高低对一国的

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居民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居民储蓄的增长

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也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有利于经济的

发展。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储蓄也不例外。如果居民储蓄的增

长不能转化为投资,过度的居民储蓄将抑制现期的消费,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效率

低下,那么居民储蓄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居民高储蓄现象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那么如何

有效操控居民储蓄的比例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居民储蓄究竟由那些因素

决定呢,这些因素对于居民储蓄的变化又有什么样的影响,知道了这些影响又能给我

们调节居民储蓄产生什么启示,这就是我的研究项目的主要目的。

二、理论综述

根据西方经典理论,与居民储蓄有关的主要有:

1(古典理论:S=Y-c*(Y-T)-G

2(货币需求理论:S与持有货币的成本r正相关

3(跨期替代理论:r上升,闲暇成本上升,收入Y上升,于是消费成本上升,c

下降,s上

升。所以S与r正相关

4(索洛模型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选择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居民消费物价水

平、债券价值应作为影响变量,城乡居民的储蓄增量作为因变量,运用Eviews进

行多元回归分析,希望从中得出以上4个变量均对储蓄增量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

希望得到一个最接近的理论。

三、模型假定

1、收入水平(X)1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重要因素。按照经典经济学的理论,收入是影响储蓄的第一

位的因素。

只有当收入超过最低的需求之后,储蓄才成为可能,在此之前都是负储蓄。而

且储蓄应该与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即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收入减少,储

蓄也减少。在这里,我使用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作为研究的解释变量。

2、利率(X)2

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存款的收益,但是在考虑到利率时,利率对储蓄的影响

可以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是指当利率增加时,人们会认为收入

增加,应扩大消费额,导致储蓄减少:替代效应是指当利率增加时,人们会认为当

期消费的成本增加,就会相应的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在这里,我使用一年期定期

存款利率作为研究的解释变量。

3、居民消费物价水平(X)3

物价水平会导致居民户的消费倾向的改变,从而也就会改变居民户的储蓄倾

向。对于价格需求弹性高的商品来说,物价的微小变动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大幅

度波动,尤其是住房价格。因此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对居民的储蓄存款也有一定的影

响。在这里,我使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

4、证券价值(X)4

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渠道,证券的价值对于储蓄额有着重大影响。但由于数据

的获取的局限性与困难度,在这里,我使用股票市值作为衡量投资渠道的指标,列

入解释变量。

5、其他因素

体制因素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因为政府体制作为宏观调控力量,对于居民储蓄

拥有调节作用。而人口比例中,老人越多,储蓄能力越低,负储蓄越多。所以将这

两种影响因素归为随机误差项μ。

综上我将对被解释变量用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

Y=C+βX+βX+βX+βX+μ,其中C表示截距项,它表示在没有收人与其他因素

的影

响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X表示当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1元时,城乡

居民储蓄总1

额的变动情况。X表示当一年期储蓄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其实也就是1,时,储

蓄的增量2

的变动情况。X表示当零售物价指数变动一个单位,储蓄增量的变动。X表示

度量了股票34市值对每年储蓄余额的影响。μ表示是随机误差项。

四、数据的收集

收集到的数据样本如下(1990-2008年):

城乡居民人均可)年储蓄余额(Y)一年期储蓄利率商品零售价格股票市值(X4年

份支配收入收入(单位:亿元))指数(X)单位:(亿元)(X23(X)单位:(元)1

19907119.6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