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损伤与耐久性能评价-江苏大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 月 第 卷第 期
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损伤与耐久性能评价
王海龙俞秋佳孙晓燕陈柯星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通过测定不同的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剩余强度氯离子渗透性能以及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
传播速度研究高温对混凝土的损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混凝土的强度先升高后
降低混凝土的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持续增大耐久性能降低当环境温度达到 时虽然混
凝土仍然有一定的剩余强度但是混凝土的耐久性已完全丧失同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混凝土内的
超声波传播速度减小且声速变化与强度以及耐久性能变化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基于试验研究结
果建立了运用现场声速检测结果评价混凝土剩余强度与耐久性能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混凝土高温损伤耐久性超声波剩余强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引文格式
王海龙俞秋佳孙晓燕等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损伤与耐久性能评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高温是造成混凝土材料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类是混凝
结构形成高温作用的情况有以下两类
高温作用不仅引起混凝土强度损失和刚度降低而 土长期遭受温度相对较低的高温作用例如冶金和
且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降低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 化工企业中的高温车间在高温辐射作用下结构表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资助项目 留学归国人员择优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 浙江大学海洋交叉引
导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王海龙 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混凝土材料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孙晓燕 女河北衡水人博士副教授通信作者 主要从事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与维修加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