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制动器摆杆零件的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_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 艺 学 课 程 设 计
题 目:编制制动器摆杆零件的工艺规程与其中车工序的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班 级: 车辆113班
姓 名:
学 号: 10103130311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3-21
摘 要
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制动器摆杆,主要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并对其工艺性进行分析规划,尽而做出相应工艺过程卡,然后再设计车削加工的专用夹具,并分析此工序的计算工时和所选刀具等,然后再对夹具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 制动器摆杆;专用夹具;加工工艺性
目录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4
第二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4
2.1 、确定毛坯的的制造形式 4
2.2 、制订工艺路线 5
2.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
2.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第三章 专用夹具的设计 9
3.1问题提出 9
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9
3.3定位元件的设计 9
3.5定位误差分析 11
3.6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11
总结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制动器杠杆共有六组加工表面,现分述如下:
1、Φ24f9的左端面
2、外圆面、退刀槽和倒角
3、13h12的两端面
4、轴向键槽
5、Φ12D6孔
6、Φ4孔
第二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的制造形式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45钢,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上主要加工要求
1.热处理:调质处理硬度207-255HBW;
2.φ24f9对φ30f9轴线的径跳不大于0.04;
3.尺寸13处的两端面对φ24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1/100;
4.键槽对φ24f9轴线的对称线公差不大于0.05;
5.不许有毛刺;
6.冲压抽模角为7度,圆角半径为3;
7.杠杆端面上允许有中心孔;
8.φ12轴线的测量相差不大于2;
9.未注明公差尺寸的公差为标注Q/SB123-64。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锻件,已知零件的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锻造成型。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锻造后安排调质处理。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查得该种锻造公差等级为CT10~11,加工余量等级MA选择H级。
2.2 、制订工艺路线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0:锻造
工序20:调质处理
工序30:车左端面,钻中心孔
工序40:车外圆面、退刀槽和倒角
工序50:铣宽13h12的两端面
工序60:钻孔Φ10.8,铰Φ10.8孔至Φ12D6
工序70:钻Φ4孔
工序 80:铣Φ32键槽
工序90:磨Φ30,Φ24外圆面
工序100:清洗去毛刺
工序110:验收
工序120:入库
(2)、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10:锻造
工序20:调质处理
工序30:车左端面,车外圆面、退刀槽和倒角
工序40:铣宽13h12的两端面
工序50:钻孔至Φ10.8,铰Φ10.8孔至Φ12D6
工序60:钻Φ4孔
工序 70:铣Φ32键槽
工序80:磨Φ30,Φ24外圆面
工序90:清洗去毛刺
工序100:验收
工序110:入库
(3)、工艺方案的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是:方案二没有车左端面、钻中心孔这道工序,车床的加工原理是:工件跟着花盘做高速旋转。用顶针顶住中心孔,夹具设计相对简单,但工序稍复杂,考虑到被加工工件尺寸较小且形状简单,为提高生产率,故采用方案二即可。
所以具体的工艺过程确定如下:
工序10:锻造
工序20:调质处理
工序30:车左端面,车外圆面、退刀槽和倒角
工序40:铣宽13h12的两端面
工序50:钻孔至Φ10.8,铰Φ10.8孔至Φ12D6
工序60:钻Φ4孔
工序 70:铣Φ32键槽
工序80:磨Φ30,Φ24外圆面
工序90:清洗去毛刺
工序100:验收
工序110:入库
2.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制动器杠杆”零件材料45钢,毛坯的重量约为1.4kg,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锻造成型。
1、左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50,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8得,单边总余量Z=0.5,车削一次即可满足要求。
2、13h13两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12.5,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8得,单边总余量Z=0.5,车削一次即可满足要求。
3、Φ12D6孔,因孔的尺寸不大,很难锻造成型,故采用实心锻造
4、Φ32键槽处很难锻造成型,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