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春统编八下语文期中测试卷03【2025春统编版语文阶段性测试】(解答版).docx

发布:2025-03-30约8.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3

范围:第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开展“寻找诗意人生”活动,设计了许多有趣的语文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2分)所谓文学经典,如曹丕所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经”原作“坙”(图一),好像织布机上排列着的纵线。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典”(图二)的意思是:两只手捧着“册”(竹简)。

2.(2分)“经”字的本义是织物的纵线,后引申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四书五经”中的“经”;也可以引申为从事、治理,如“经纬天下”中的“经”。那么,“典”本义是重要的①文献或书籍,后来引申为准则、制度等含义,如“经典”“②引经据典(典故、典雅、典范、典章等皆可)”等词语。

3.(2分)在活动过程中,宣传部的同学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观众。请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词,分别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不禁秋②都入酒

上联:明月映江,长亭一曲,过客离愁②

下联:清风醉人,细雨千弦,旷野归鸿①

4.(8分)在“与经典诗文邂逅”环节,八年级(2)班同学的朗诵词不完善,请你帮忙补写。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就像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风物、生活、情感。欣赏古文,我们惊叹于王叔远雕刻的核舟“罔不因势象形,①各具情态”的精巧逼真(魏学洢《核舟

记》);感慨于桃花源“②芳草鲜美,③落英缤纷”的亦真亦幻

(陶渊明《桃花源记》)。品读古诗,我们看到洞庭湖“④气蒸云梦泽,⑤波撼岳阳城”的汹涌澎湃(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听到劳役者对统治阶级“微君之故,⑥胡为乎中露”的质问

(《式微》);感受到男子“求之不得,⑦寤寐思服”的执着

(《关雎》);猜测到女子约会不遇“一日不见,⑧如三月兮”的失落惆怅(《子衿》)……让我们浸润于古诗文,领略它的多姿多彩。

5.(3分)在古诗文朗诵环节,小意把下面这张图片作为背景图放置在大屏幕上。请你从图片的内容和构思特点两方面简述选用它的理由。

【示例】①内容:画面中有一条江,一个渔翁撑着小舟在江面前行。左边有一棵高大的垂柳,其下有一棵松树和一只鹤。江面远处是连绵群山,山上有几只鹤飞过。画面右边写着“中华古诗文朗诵”几个大字。(1分)②构思:这是一幅由江、小舟、渔翁、垂柳等元素组成的水墨画,这些元素都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具有古典韵味;文字“中华古诗文朗诵”与古诗文朗诵的环节相吻合。(2分)

6.(3分)“寻找诗意人生”活动即将结束,小诗撰写了一段活动总结。请你阅读以下文字,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台上精彩留不住,诗文虽过涤(tiáo)胸怀”。此次“寻找诗意人生”活动顺利落下维幕。古典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suǐ),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A】古典文化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B】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的热情高涨,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C】今后我们还会举行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1)语段中有一处读音有误,请找出并修改:“涤”应读作“dí”。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维”应改为“帷”。

(3)语段中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该句并修改语病:【B】句有语病,删去“通过”或“使”。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2024·荆州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7—8题。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②。

静女其娈③,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④女美。自牧归荑⑤,洵⑥美且异。匪⑦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姝(shū):美好,漂亮。②踟蹰(chíchú):徘徊、犹豫。③娈(luán):美好。④说怿(yì):说,同“悦”。怿,喜爱。⑤荑(tí):本义为茅草的嫩芽。象征婚姻。⑥洵:实在,诚然。⑦匪:同“非”,意为不、不是。

7.(2分)诗中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所表现的因思念而内心状态的不平静与《关雎》中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有异曲同工之妙。

8.(2分)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与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仅一字不同,这里运用了重章叠句手法,达到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