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及喂养方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及喂养方式
时间:2009年06月01日16:22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作者:贺继雯,张? 巍
?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北京?? 100026
?
[关键词] 早产儿;消化功能;喂养方式
?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09)04(b)-020-02
?
由于宫内储备不足及生理功能不成熟,早产儿生后应予积极的营养支持,以保障早产儿达到或接近宫内生长速度[1]。早产儿生后多患疾病,合理的喂养可提供营能量,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早产儿生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要继续分裂增长,若早期营养不良,可致细胞分裂停止,造成精神发育迟滞及智力落后。因此,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的营养支持直接影响其近远期预后及生长发育。
?
1早产儿胃肠功能特点
?
1.1胃肠动力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吞咽反射失调可使小儿出现呼吸暂停,伴有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下降[2]。胃容量小,肠管运动弱,常出现喂养困难,而致热量摄入不足,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及多种并发症[3]。
?
1.2 消化吸收功能
?
刚出生的新生儿胃内pH值较高,胃蛋白酶是无活性的,十二指肠内的各种蛋白酶活性在早产儿出生时也是降低的,因此只能消化摄入蛋白质的80%。早产儿胰脂酶及胰淀粉酶的活性较低,对脂肪和糖类消化吸收能力也有限,可能有轻度乳糖不耐受[4]。
?
1.3胃肠免疫
?
胃肠黏膜可保护宿主不受外来毒素、病原体和异物的损害。但早产儿胃酸低、蛋白酶活性低、肠黏膜渗透性高、SIgA水平低和动力障碍等,所以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
鉴于以上特点,早产儿的经口喂养常被推迟,特别是体重超低的早产儿及重症早产儿,其营养的供给常采用肠外方式。
?
2早产儿静脉营养的方式、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
静脉营养又称全肠道外营养( total pnrenteral nutrition, T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以维护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功能与代谢,利于疾病康复或生长发育的一项措施[5]。TPN中含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糖类、脂肪乳剂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于不能早期经口喂养的早产儿,静脉营养是他们唯一的营养来源。目前TPN治疗比较成熟,但其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应予重视。
?
2.1静脉营养的注意事项
?
近年开展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操作简单,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导管能留置2~4周,可减少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痛苦[6],利于体重增长,可输注高渗液体,给静脉营养提供良好途径[7]。
?
但静脉营养要注意:①输注时间>16 h,最好采用全营养混合液输注方式;②需定期监测血脂,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③存在高胆红素血症、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情况时,脂肪乳剂减量或停用。适量加入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电解质则根据血清值调整。
?
2.2静脉营养的并发症[8]
?
2.2.1血糖代谢紊乱
?
高血糖主要发生在应用葡萄糖浓度过高(>20% )或短期内输注葡萄糖过快,尤其在新生儿和早产儿。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降低葡萄糖输注的量与速度,同时加用适量的脂肪乳剂以保证热量的摄入。低血糖一般发生在静脉营养结束时营养液输注突然中断。此时体内血胰岛素仍处于较高水平,极易发生低血糖。应逐渐降低其输注速度和浓度,以避免诱发低血糖。
?
因此,葡萄糖输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并监测血糖及尿糖,以早产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高限为佳。
?
2.2.2胆汁淤积
?
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合并胆汁淤积率高达10%~40%。 胆汁淤积可能与体重、胃肠外营养疗程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认为血清胆汁酸浓度与肝淤胆的病理改变相关,是早期诊断静脉营养胆汁淤积的敏感指标。对长期用静脉营养治疗的患儿应定期行肝胆B超检查,以及早发现胆泥和胆石形成。为预防胆汁淤积的发生,应使用多种能源供能,采用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避免过度喂养,尽早进行肠内营养。
?
2.2.3对早产儿其他方面的影响
?
免疫与营养有一定关系。静脉营养在保障合理营养状况的同时,可使体液免疫指标( IgG、IgM、IgA) 及补体水平均明显升高。营养物质可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有利于神经元的增殖。但长期肠外营养使胃肠道缺乏食物刺激,导致肠道黏膜上皮绒毛萎缩、肠道激素分泌和肠道动力降低,以致损害肠道黏膜正常结构和功能。
?
因此,在实施静脉营养过程中应监测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3早期喂养
?
虽然静脉营养可以帮助早产儿度过初生时的困境,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