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介绍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iMAX介绍;一、IEEE 802无线标准系列
二、IEEE 802.16x标准族
三、关于IEEE 802.20标准
四、应用及未来的关注点
;1.1 通信网基本知识;存储-转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某一交换点收到信息,并要求转接到另一交换点去,如果线路被占用,可以把信息存储起来,线路空闲时发送。
分组交换的各个包可以由不同路由传送,路由变更灵活;
网络资源利用率高,但存在时延;
容易实现不同速度和不同协议的终端间通信;
ATM
数据网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接入网:连接业务网(核心网)与用户的纽带;
宽带化、无线化、综合化、IP化、智能化是接入网发展方向
宽带接入技术:
ADSL、FTTx+LAN,EPON/GPON、HFC;DSL/Cable能够满足所有的宽带接入?
;;WiMAX的机遇;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优势;无线接入网;用户站无线网络终端,提供电话、数据、传真等标准接口,与基站通过无线接口连接。
用户站分为单用户站和多用户站。用户站与用户终端相连,用户终端是固定用户(双音频电话机、计算机、传真机等),或者手机(此时用户终端就是用户站)。
窄带无线接入网(速率低于64kb/s),中宽带无线接入网(速率大于64kb/s而小于2Mb/s)和宽带无线接入网(速率大于2Mb/s)。窄带和中宽带无线接入基于电路交换,宽带无线接入是基于分组交换;
接口:交换机与BSC接口, BSC与BS的接口, BS与SS的接口,SS与用户终端的接口,BSC与NMS的Q3接口
技术:跳频技术、微波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蜂窝技术、大区制技术 、无绳电话技术、集群技术;;下一代宽带无线网络特点;宽带无线接入技术(BWA)—— “最后一公里”:
WWAN(无线广域网 ): IEEE802.20
WPAN(个域网):双向短程通信(10m以内),Bluetooth,UWB,IEEE802.15
WMAN(城域网):3~5Km,MMDS、LMDS、WiMax- IEEE802.16
WLAN(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 IEEE802.11b、 IEEE802.11g
WLAN的推广和认证工作主要由产业标准组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联盟完成,WLAN常常被称之为WiFi ;Global Wireless Standards;固定宽带无线接入(FBWA):几Km~几十Km,早期的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 IEEE802.16a、 IEEE802.16d( 802.16-2004)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 IEEE802.16e-2005、 IEEE802.20;1.2 国内频段规划;第四个频段是5.8GHz,是2002年做的规划,原则上分配给公众电信运营商使用,室外设置电台需要领执照和频占费。这个频段目前有无线电定位,也就是雷达业务。
第五个频段是26GHz,信息产业部发布的做无线宽带接入最为充足、频率资源最多的频段。迄今为止,信息产业部规划宽带接入最大的资源。目前此频段主要提供给基础运营商。
第六部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两频段,新规划 ;LMDS:1990年代,10~40GHz,3~5Km,下行速率35~58Mbps
MMDS: 2~5GHz,下行频宽2~6MHz,带宽有限;损耗小,覆盖几十Km; “3.5G无线接入”
LMDS 和MMDS ,没有统一的接口和协议标准,各个设备商的空中接口协议没有实现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什么是WiMAX?
;1.3 IEEE 802 无线标准系列;标准
系列;与802无线标准相关的产业联盟;一、WLAN标准 ;IEEE在WLAN方面的主要进展还包括:
802.11d(物理层方面的特殊要求)
802.11e(QoS方面的内容)
802.11f(接入点之间的切换协议)
802.11h(物理层额外定义,信道化、调频模式)
802.11i(安全方面内容)
802.11j(日本, 同802.11h)
802.11k(射频资源管理)
802.11m(对802.11规范体系的维护、修正、改进)
802.11n(速率高达320Mbps)等。;802.11o(VoWLAN)
802.11p(车载环境)
802.11q(VLAN支持机制-虚拟局域网)
802.11r(快速漫游)
802.11s(Mesh网)
802.11t(无线网络性能预测)
802.11u(与其他网络的交互性)
802.11v(无线网络管理)
目前,WLAN的推广和认证工作主要由产业标准组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联盟完成,所以WLAN技术常常被称之为WiFi ;Wi-MAX组织;无线标准应用场合对比---覆盖范围;无线标准应用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