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资源化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废弃硒鼓资源化技术
一.废弃硒鼓的材料组成
废弃硒鼓经初步拆解后可以得到感光鼓、塑料盖、齿轮、磁棒外套、磁棒、塑料环、刮板、轴、螺丝、弹簧、销钉及塑料外壳(包括粉仓和废粉仓) 等部件, 其主要组成材料包括塑料(ABS)、铁(Fe)、磁
(NdFeB)、铝(Al)、铜片(Cu)、墨粉(toner) 和其他物质。拆解后各组成材料所占比重分别为: 塑料41.56 %、铁23.69 %、磁10.95 %、铜片0.05 %、铝7.03 %、墨粉14.42 % 和其他2.30 %。
二.废弃硒鼓再利用和资源化处理技术
(1)硒鼓加粉直接再使用
目前硒鼓加粉的方法有两种:开孔加粉和拆卸加粉。开孔加粉的方法简便、快速:但其缺点是不能清除废粉;不能检查和清洁硒鼓内部的零件;密封不严会造成硒鼓漏粉;加粉的次数不能太多。拆卸加粉是按照硒鼓生产装配的逆过程进行。拆开硒鼓,把感光鼓和清洁辊拿出来,就可以看到硒鼓两端各有一个用于连接的销钉。将销钉从里向外抽出来,使硒鼓分成两个部分。其次,小心拿出磁辊和弹簧,把粉仓里和附着在磁辊上的粉清理干净。摇匀墨粉把粉均匀地从磁辊的位置上倒进粉仓,也可以从粉盒侧面揭开塑料盖子加入。加完粉后再把拆下来的元器件原路装回。硒鼓加粉,既保护了环境,又充分利用了资源.因为硒鼓的价格比较昂贵,更换硒鼓的
价格大多在400元左右,如果打印频繁,相对来说,其成本还是比较材可观”的,而硒鼓加粉则为这一耗材减少了约70%的成本。关键的是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就注意硒鼓寿命一般不超过4次,充粉量与硒鼓的容量为原装的95%左右,而加粉的价格却只有原装价格的1/3左右。
(2)硒鼓的再制造
硒鼓再制造过程一般来说可分为简单再制造和长寿命再制造。简单再制造也是加粉的过程;而通常我们所说的再制造是通过拆解后对零部件进行检测、维修和替换,并且对再制造产品要逐个性能检测使其达到和新品一样的功能的过程。再制造硒鼓投放市场后相当于全新产品的70“80%的价格,所以市场竞争力较强。长寿命再制造即换上长寿命感光鼓,其感光鼓的寿命可达到7500-10000张纸,相当于三个原装鼓的寿命之和。硒鼓再制造的价格是原装硒鼓的1/2甚至1/4。
(3)硒鼓国内资源化技术
废弃硒鼓喂料至破碎机进行破碎, 破碎后首先经磁选技术将物料中的铁、磁等物质分离, 通过高压气流清洗机将粘附于物料表面的油墨性物质去除, 再通过涡流分选机使塑料和有色金属(主要为铝) 有效分离,最后经空气摇床彻底将塑料与墨粉分离, 并对塑料产品分级处理。整个过程处于密封负压状态, 通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收集处理过程中的残留废墨粉,防止二次污染。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4) 硒鼓国外资源化技术
佳能公司采用的废弃硒鼓处理工艺相对于国内的来说, 其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 采用了多级粉碎、磁选、风选、涡流分选、重选和光电色选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废弃硒鼓进行机械处理,资源利用率较高, 并且实现了材料的再生利用。废弃硒鼓中的每一个组件都被当作资源得以重新利用, 没有产生新的废弃物, 实现废弃硒鼓的100 %无填埋处理。其工艺流程是:
由Yoshimitsu发明的废弃硒鼓处理装备, 介绍了废弃硒鼓处理资源化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结合了物理机械破碎、分选和化学溶剂分离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墨粉和塑料分离, 金属铁、铝和磁性物质的分离, 并且避免了粉碎过程中发生爆炸的危险, 同时使分离清洗后的物质直接回收再利用。但是, 由于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设备昂贵等原因, 该工艺不适合在国内推广, 况且此工艺是否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尚需考证。其工艺流程是:
废弃硒鼓中墨粉资源化处理工艺步骤为:将墨粉放入裂解反应釜内加热,使裂解反应釜处于缺氧或无氧状态,有机气体进入冷却器中冷凝为液体,经过管路流入贮存罐中;部分不凝性有机气体(低沸点物)贮存或引至炉膛内燃烧利用。通过裂解反应,使得废弃墨粉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液体成品油,渣体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废弃墨粉的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废弃硒鼓资源化技术展望
目前, 国内处理废弃硒鼓的技术还不完善, 机械自动化程度落后, 且存在安全隐患、能耗低、工作噪音较大等工程实际问题。应用于废弃硒鼓的破碎设备主要是传统的锤式破碎机或辊式破碎机, 此类设备的能耗大、工作噪音污染严重且存在墨粉爆炸风险等缺陷。因此, 破碎技术属废弃硒鼓资源化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 需要结合破碎动能与墨粉防爆性能两方面的因素, 从而使得破碎设备向低速高转矩、节能的方向发展。机械物理法处理废弃硒鼓是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资源化技术。
废旧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资源化技术
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组成
办公自动化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产生了大量的废复印机和打印机以及传真机。这些废的设备含有很多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有价值的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