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_TV原理 通信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一 绪论
二 彩色电视制式
2.1 彩色电视制式概述
NTSC制概述
PAL制概述
SECAM制概述
2.2 彩色电视制式主要特点
NTSC制主要参数及特点
PAL制主要性能特点
SECAM制主要特点
2.3 彩色电视制式编码、解码原理及框图
NTSC制编码、解码原理及框图
PAL制编码、解码原理及框图
SECAM制编码、解码原理及框图
2.4 世界各地区制式差异
世界制式差异标准
中、美、欧、日制式差异
三 电视声音制式
3.1 电视声音制式分类
3.2 数字丽音(NICAM)基本原理
数字丽音概述
数字丽音信号产生
数字丽音信号发射
数字丽音信号解调
四 LCD-TV 基本架构及工作原理
4.1 LCD-TV基本架构
4.2 Panel基本工作原理
液晶的定义
液晶的电光特性
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器件的采光技术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
4.3 主板
主板框图结构
主板运行原理及主要IC介绍
4.4 Power 板原理
逆变器(inverter)原理
电源适配器(adapter)原理
附录一:Inverter电路图
附录二:Adapter电路图
附录3:LCD TV各种视频端子概述
附录四:参考文献
一、 绪 论
电视技术发展到今天,其适用范围早已超越出广播娱乐界,已广泛发展到文化教育、科研管理、工矿企业、医疗卫生、公安交通、军事宇航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信息和数字技术飞跃发展,电视技术在经历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革命性转变后,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第二次革命。
所谓数字电视,是指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量化和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数字形式的电视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的系统,也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采用数字技术获得比模拟设备更高的性能,并具有模拟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新功能。
电视数字化革命的必然性根源于其相对优势:
1.信号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
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和杂波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着积累现象,在经过长距离传输或多次复制后,信号质量会迅速下降;数字信号的杂波不会积累,经过多次传输处理,干扰和失真不容易影响码的判决和恢复,其特性基本保持不变,数字电视广播用户接收到的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几乎与电视台发送的质量一样,。
传输效率高,多功能复用
大家知道,在6-8M的带宽内只能传输一套电视节目,而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压缩后能在同样带宽内传送4-5套电视节目,利用有效的频道资源,数字技术还可实现多功能复用,例如将数字图文信号插入场逆程中,可以传送各种数据信息和电子出版物,将声音插入声音载波上,可传送多路立体声。数字信号在处理和传送过中具有很强的纠错功能。
双向交互性
数字电视广播可将一点对多点的“广播”扩展为点对点的交互系统,用户可根据个人爱好“点播”节目或信息,使VOD(观众点播)成为现实。
4. 便于网络化
数字电视信号便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环境,便于图象和声音存储与传输,实现电视节目的资源共享。另外,由于存储电路的大规模集成化,不但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还使得数字电视系统具有体积小、耗电低、价格便宜等优点。
为了适应数字电视的趋势以及结合当前技术的应用等综合因素,目前,市场上液晶电视无疑是未来数字电视的竞争者之一。由于液晶模组都是数字视频显示设备,设计成数字电视,轻松方便,还省去了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的成本。
液晶彩色电视机(LCD-TV)自1975年问世以来,其研制和生产发展十分迅速。LCD-TV相对于传统CRT电视而言,是平面显示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LCD-TV以其显示设备——TFT液晶面板为核心,应用了大规模数字电路,属于电视产品中的高端产品。由于LCD-TV 采用液晶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相配接,因此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因而可以做成便携式和壁挂式,甚至做到手表上。
功耗小:液晶屏的驱动电压低、耗电小。
失真小:由于LCD-TV采用行列电极加信号,故不存在因电子束偏转所
产生的几何失真和三基色失聚问题。
昼夜都可以使用。液晶屏自身不发光,而是一种反射式透射外界光的被
动显示,因此特别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