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自测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9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自测题
1.如图所示,该U型管的粗、细两管的半径分别为0.05cm和0.01 cm。若将密度ρ=0.80 g×cm-3的液体注人U型管中,测得细管液面比粗管的液面高=2.2 cm,利用上述数据便可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设该液体与管壁能很好润湿,即θ=0°。
A、5.20×10-3 N×m-1; B、10.79×10-3 N×m-1;
C、12 .82×10-3N×m-1; 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2.在100℃,大气压力为101.325 kPa下的纯水中,如有一个半径为r的蒸气泡,则该蒸气泡内的水的饱和蒸气压( )大气压力;若不考重力的作用,则该蒸气泡受到的压力为( )。 ( )
A、大于;(大气压力)-(附加压力);B、大于;+;
C、小于;-; D、小于;+。
3.在T,p一定下,将一体积为V的大水滴分散为若干小水滴后,在下列性质中,认为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性质为( )。
A、表面能;B、表面张力;C、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D、饱和蒸气压。
4.在室温、大气压力下,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下同体积的纯水和稀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其密度可视为与纯水相同)则水的滴数与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数之比,即( )。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无法比较。
5.已知在25℃下,水与汞、乙醚与汞和乙醚与水的界面张力(H2O/Hg),{(C2H5)2O/Hg}和{(C2H5)2O/H2O}分别为375,379和10.7 mN×m-1,则当水滴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时的铺展系数S=( )mN×m-1。
A、743.3×10-3;B、6 .7×10-3;C、14.7×10-3; D、-6.0×10-3。
6.在一定T,P下,无论何种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过程的熵变一定是( ),而焓变也一定是( )。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判定。
7.朗格缪尔所提出的吸附理论及所推导出吸附等温式( )。
A、只能用于化学吸附; B、只能用物理吸附;
C、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D、适用于任何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8.在恒T,p下,于纯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时,则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层中的浓度( )其在本体中的浓度,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 )纯水的表面张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9.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说明( )。
A、分散介质带电;B、胶粒带有相当数量电荷;C、胶体粒子处在等电状态;D、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10.溶胶中的胶体粒子处在等电态,是指该胶粒处在( )的状态。
A、热力学电势为零;B、斯特恩电势为零;C、电势为零;D、无法判断的状态。
11.制备BaSO4溶胶时,是用Na2SO4作为稳定剂,则BaSO4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
A、;
B、;
C、;
D、。
12.在两烧杯中各放有25 cm3浓度为0.016 mol×dm-3的AgNO3溶液,分别加入浓度为0.005 mol×dm-3的KBr溶液60 crn3和100 cm3,两烧杯中均制得AgBr溶胶。如将这两杯AgBr溶胶进行电泳实验时,则( )。
A、两杯AgBr溶胶的胶粒均向正极移动;
B、两杯AgBr溶胶的胶粒均向负极移动;
C、用60 cm3 KBr溶液的AgBr溶胶的胶粒朝正极移动,而另一杯溶胶的胶粒朝负极运动;
D、用60 cm3 KBr溶液的AgBr溶胶的胶粒朝负极移动,而另一杯溶胶的胶粒朝正极移动。
13.将第4题中用60 cm3 KBr溶液制得的AgBr溶胶装人到4支试管中,而且装入溶胶体积相同,然后往试管中分别 加入c与V均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令AgBr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溶液。
A、NaC1;B、NaNO3;C、Na3[Fe(CN)6];D、Na2CO3。
14.在四支试管中分别装入4题中用100 cm3 KBr溶液制得的AgBr溶胶,而且每支试管溶胶的体积相同。若往试管中分别加入c和V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令AgBr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溶液。
A、NaC1;B、NaNO3;C、Na3[Fe(CN)6];D、Na2CO3。
15.有一Al(OH)3溶胶,若往该溶胶中加入浓度为8.0×10-2 mol×dm-3KCl溶液时,溶胶刚好能聚沉;同样,若往该溶胶中加入浓度为4×10-4mo1×dm-3的K2C2O4(草酸钾)时,该溶胶刚好能聚沉。若用CaCl2溶液,则其浓度为( )时才能令该溶胶刚好聚沉。
A、8.0×10-2 mol×dm-3;B、4. 0×10-2 mol×dm-3;C、4×10-4 mol×dm-3;D、8.0×10-4 mol×dm-3。
16.使用明矾(KA1(SO4)2×12H2O)来净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