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1号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发布:2017-09-21约2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1号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1号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即将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须向公众公开项目的环境保护信息,特发布如下公众参与信息。1、建设项目概况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BRT)一期工程(1号线)位于厦门市南北向的主要交通走廊上,线路起于轮渡第一码头,经厦禾路、莲前西路、县黄路、跨海大桥、集美大道,终于厦门火车西站。线路全长32.64km,沿线共设22个车站。本工程共征占土地m2,。全线采用二车道快速公交专用道形式的设计标准,设计速度60km/h。2、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地址: 联系人: 3、环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评资格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七号大院(邮编:510655)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建设意义 着力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整合公交网络结构,组织不同层次的运输服务与衔接,适时建设走廊运输系统(快速公交系统),以继续保持和不断完善厦门公交发展的良性环境。目前,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完成,但相对轨道交通而言,地面快速公交有着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优势,运营速度和运量也大于地面常规公交。为此,厦门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工程,力争在2008年完成。 厦门快速公交的建设对厦门市有重要意义,不仅能缓解交通拥堵,满足市民快速、经济、安全、舒适的出行需求,而且将成为厦门市的一道风景线,提升厦门形象。 1.2 路线位置、走向与主要控制点 位于厦门市南北向的主要交通走廊上,线路起于轮渡第一码头,经厦禾路、莲前西路、县黄路、跨海大桥、集美大道,终于厦门火车西站。线路起点位于厦禾路西端客运码头,沿厦禾路向东走,在厦禾路上线路走路中,在厦禾路与莲前路路口,线路以150m的半径绕莲富大厦过路口,折向东进入莲前路,沿莲前路快车道与北侧慢车道的分隔带,跨过鹰厦铁路由路侧改走路中,为设置枢纽站农科所站及线路在莲前路转入县黄路时减少对县黄路西新建住宅区的拆迁,在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处由路中改走莲前路南侧。在莲前路和县黄路交叉口处,线路折向北,由莲前路南侧进入县黄路。县黄路与仙岳路新建互通立交为三层,县黄路主线走地下穿仙岳路为第一层,中间层为县黄路与仙岳路交叉口的转盘,仙岳路上跨县黄路为第三层,由于此处县黄路路中无法立墩而使线路必须走路侧。线路在县黄路基本走路中,只在县黄路与仙岳路互通立交前后共计1.4km走县黄路西侧。在县黄路与环岛北路交叉口线路折向东,再折向北,下穿拟建机场跑到后进入集美大桥,集美大桥为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两侧为公路桥,轻轨线路走中间,连接厦门岛和集美区。经集美跨海大桥至集美大道后降为地面沿集美大道两侧向西北方向延伸,穿过泉厦漳高速公路后折向东北走规划路-集美北大道两侧,在厦门西站站前广场线路离开规划道路折向北,横向穿过厦门西站后进入车辆段。线路全长32.64km,沿线共设22个车站。具体地理位置及具体线路走向见图1-1。车站一览表见表-1。路线主要控制点有:后埭溪路~厦门站、厦门火车站、厦门火车站~莲前路、集美大桥~厦门西站。图1-1 一号线线路走向 表1-1 车站一览表 序号 站名 站中心里程 站间距 车站形式 1 设计起点 K0+000 390 2 开禾路站 K0+390 高架侧式路中 575 3 湖滨西路站 K0+965 高架侧式(路中) 735 4 体育场站(brt) K1+700 高架侧式(路中) 650 5 白鹭洲路站 K2+350 高架侧式(路中) 990 6 湖滨中路站 K3+340 高架侧式(路中) 560 7 后埭溪路站(brt) K3+900 高架侧式(路中) 750 8 火车站 K4+650 高架侧式(路中) 1150 9 阳光百合站 K5+800 高架侧式(路中) 630 10 东浦路站(brt) K6+430 高架侧式(路中) 970 11 普光寺站 K7+400 高架侧式(路中) 910 12 农科所站 K8+310 高架侧式(路侧) 1680 13 蔡塘站 K9+990 高架侧式(路中) 1570 14 金山站 K11+560 高架侧式(路侧) 1300 15 穆厝站 K12+860 高架侧式(路中) 1080 16 岭下站 K13+940 高架侧式(路中)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