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举债经营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促进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实施后公司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范围将扩大,.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2
2.3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2
2.4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3
3、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产生和发展 3
3.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产生 3
3.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发展 3
4、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的影响 4
4.1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影响 4
4.2 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5
4.3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6
4.4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7
5,、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 7
5.1 借款费用可能会为企业提供利润操纵新空间 8
5.2 借款费用资本化很可能引起企业无节制的借款 8
5.3我国借款费用准则相关关联法规的不链接性 8
5.4有时无法准确辨析资本化起始时间和资金占用额 9
6、完善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的建议 9
6.1关注并控制借款费用资本化时可能引起操纵利润的方面 10
6.2 正确引导企业利用债务资本筹集开发资金 10
6.3 加强我国借款费用准则相关关联法规的链接性 10
6.4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确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11
7、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1、绪 论
1.1课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整个社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的借款也大量增长。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是不可避免的。难免会为了扩大生产等需要发生这样那样的借款,由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标准不明确,因借款而发生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成了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借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借款的利息、溢折价的摊销、因借款发生的手续费等辅助费用、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等。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于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二是,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所购建资产的价值,在财务报表中作为购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一部分。本文仅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应用时应考虑的因素、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1.2课题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方面与《旧准则》相比,明确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要了解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怎么样完善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的方法,更好的解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
1.3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描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课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构成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是主要是理论概述,例题为辅,了解借款费用的组成、资本化范围、条件、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重点论述了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和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的影响。
最后,总结全篇,强调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式方法,企业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要谨慎处理。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内容
2.1借款费用的组成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主要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及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借款利息是指向银行及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借款发生的利息,发行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应承担的利息等;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是企业折价或溢价发行债券后,每期对债券利息的调整,且规定一律采用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额,与借款有关的辅助费用包括借款时发生的手续费、佣金、印刷费、承销费等。外币借款发生的汇总差额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导致市场汇率与账面汇率不同,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影响金额。
2.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而且还有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如制造企业为了销售而生产的飞机、船舶、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等大型设备为生产产品,在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等。若企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话,那么可以按照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来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