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doc

发布:2016-12-25约3.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坡率法 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表12.2.2,Ⅲ类微风化岩质边坡的坡率允许值为1:0.5~1:0.75,按1:0.5的高值比较,对应的坡率为63°,按1:0.75的低值比较,对应的坡率为53°,可研设计的终了台阶坡面角均为55°,接近规范规定的允许值的低值,远小于规范规定允许值的高值。该边坡的坡率允许值理应按规定的低值确定,故可研设计的终了台阶坡面角接近正常值,即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2.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1)计算方法 由于破坏形式主要为沿外倾结构面造成平面、楔形剪切破坏,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推荐的方法,采用赤平极射投影及极限平衡法分别对《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铜陵县小冲矿区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提供的1-1、I-I线剖面(见图1-1)南北侧、东西侧边坡分别进行稳定性计算,安全系数取1.35。 图1-1 1-1线开采终了剖面图 (2)计算参数的选取 计算参数的选取主要依据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并结合经验参数值进行反算。计算参数综合取值见表1-1、表1-2、表1-3、表1-4。 (3)计算 1)赤平极射投影 ①南北侧边坡赤平极射投影 以Ⅲ类微风化白云岩为崩滑体,层面、构造裂隙面为潜在滑动面,呈平面或楔形崩滑。计算结果见图1-1、图片1-2: 北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图1-2 北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表1-1 Ⅲ类岩体计算条件 计算项目 判定岩体稳定性 投影方式 上半球投影 是否显示经纬网 √ 是否考虑水的作用 √ 边坡高度H(m) 178.000 岩体容重(kN/m^3) 26.50 水容重(kN/m^3) 9.82 坡顶面├倾向(度) 339.00 └倾角(度) 45.00 边坡面├倾向(度) 339.00 └倾角(度) 55.00 平面A ├倾向(度) 18.00 ├倾角(度) 85.00 ├粘结强度(kPa) 21.20 └内摩擦角(度) 48.00 平面B ├倾向(度) 342.00 ├倾角(度) 65.00 ├粘结强度(kPa) 36.50 └内摩擦角(度) 36.00 南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图1-3 南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表1-2 Ⅲ类岩体计算条件 计算项目 判定岩体稳定性 投影方式 上半球投影 是否显示经纬网 √ 是否考虑水的作用 √ 边坡高度H(m) 40.000 岩体容重(kN/m^3) 26.50 水容重(kN/m^3) 9.82 坡顶面├倾向(度) 159.00 └倾角(度) 12.00 边坡面├倾向(度) 159.00 └倾角(度) 78.00 平面A ├倾向(度) 18.00 ├倾角(度) 85.00 ├粘结强度(kPa) 21.20 └内摩擦角(度) 48.00 平面B ├倾向(度) 342.00 ├倾角(度) 65.00 ├粘结强度(kPa) 36.50 └内摩擦角(度) 36.00 从赤平投影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南侧边坡虽然存在顺向结构面(层面),但没有滑动的可能;北侧边坡结构面倾向坡外,故对边坡稳定无影响。 ②东西侧边坡赤平极射投影 以Ⅲ类微风化白云岩为崩滑体,层面、构造裂隙面为潜在滑动面,呈平面或楔形崩滑。计算结果见图片1-6、图片1-7: 图1-4 I-I线开采终了剖面图 a.西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图1-4 西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表1-3 Ⅲ类岩体计算条件 计算项目 判定岩体稳定性 投影方式 上半球投影 是否显示经纬网 √ 是否考虑水的作用 √ 边坡高度H(m) 137.000 岩体容重(kN/m^3) 26.30 水容重(kN/m^3) 9.82 坡顶面├倾向(度) 249.00 └倾角(度) 19.00 边坡面├倾向(度) 249.00 └倾角(度) 55.00 平面A ├倾向(度) 20.00 ├倾角(度) 65.00 ├粘结强度(kPa) 21.20 └内摩擦角(度) 40.00 平面B ├倾向(度) 342.00 ├倾角(度) 55.00 ├粘结强度(kPa) 37.00 └内摩擦角(度) 30.00 东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图1-4 东侧边坡岩质边坡赤平投影 表1-4 Ⅲ类岩体计算条件 计算项目 判定岩体稳定性 投影方式 上半球投影 是否显示经纬网 √ 是否考虑水的作用 √ 边坡高度H(m) 163.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