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 的成因与对策.PDF

发布:2017-03-22约7.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4 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成因与对策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830001)张素菊 孙 凌 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 瓶塞后的溶液微粒含量均超过药典规定,其数量与穿刺数成 直径一般为 1~15tan,大的直径可达 50-300tan。输液微粒 正比。更换液体瓶时未消毒瓶塞将输液器插头拔出,使由于 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 长时间暴露于空中的瓶塞附着污染的微粒被带入另一瓶内。 重危害过程…1。对于静脉输液微粒污染问题是~个需要严格 (3)J/n药注射器的污染 控制的问题。我国1990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 操作不正规,一次性注射器反复使用,或操作方法不正 10tan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tan的不溶微 确,如 “一把抓”。加入药品量过多注射器在空中暴露时间长。 粒不能超过2个。输液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炭粒、碳酸钙、 注射器越大污染率越高。 氧化锌、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微粒 (4)输液中输液乳头部分离静推药物易造成输液器乳头 对机体的危害包括血管栓塞,肉芽肿、过敏反应、癌反应、热原 污染 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笔者将同行们关于静脉输液微 4、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王爱丽等5J。对 粒污染的成因与对策综述如下。 静脉穿刺后拔出或多次穿刺后更换下来的各型号针头作了观 一 、导致输液微粒污染的主要原因 察,发现穿刺针头斜面滞留的微粒成为微粒污染的又一来源 1、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液体虽经严格的质量检查 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可直接把针头滞留微粒引入静 出厂,但仍有不过关的液体进入医院。如:在运输过程中瓶子 脉。 之间发生碰撞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而污染。药物贮存环境不 5、细菌、霉菌污染:静脉输液可致局部或周身性感染,输 当也会发霉长菌。放置时间过久,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 液器使用时间小于24--48小时,超过此时间污染的危险性可 产生杂质。许多静脉用针剂或配入液体内的药物常有不溶性 从正常的2%~4.5%增加到 l5%,其中因细菌及霉菌的污染 微粒,如:头孢哌酮钠注射液室温22℃以下不溶解形成结晶 而感染发生率为3.8%~7.8%,而临床败血症发生率为0~ 颗粒。 8%6J。袁国珍报告操作台与操作者手细菌总数超标率近 2、输液器具:目前广泛使用的输液器的终端滤器对于5 10%,可能是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7J。 tan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不滤去细菌。输液器的塑料管中 6、环境空气的污染:在进行输液处置时,治疗室及病室环 , 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或因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中切割组装等 境的清洁状态和空气的洁净程度对输液质量有直接影响。栾 磨擦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 湘宁等8J对 l0起输液发热反应的环境进行空气细菌监测,治 3、配液加药中的污染 疗室消毒后 500CFU/m3,治疗室台面细菌数平均为 l4.5 (1)安瓿的切割与消毒不当造成的污染:割剧安瓿时砂轮 CFU/m3,工作状态下治疗室平均为 1227.89CFU/m3,病房平 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 均为3036.43 ’U/m3。因此,加配药后放置时间越长就越易 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 2J。消毒 增加污染的机会,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多。 安瓿后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割一圈然后用手掰开,或用无菌 7、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 持物钳直接将安瓿敲开,是使玻璃微粒污染药液最严重的安 液体加入多种药物时,因反复穿刺瓶塞,导致污染的机会 瓿切割方法…。 增加。药物配伍不当,使配制后的溶液澄明度受影响,产生结 (2)加药针头穿刺瓶塞的污染 晶或PH值改变。牛桂田等9【J报告用 10%葡萄糖注射液加入 针头经液体瓶塞穿刺后,液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