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专题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地理辅导网
PAGE
京翰教育中心 /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专题复习
本专题课程标准: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质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宏观世界的运动和发展是相互联系而有规律的,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形成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测量、绘图、识别等基本技能。
09年考试说明:基础化,生活化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适当删去一些难度较高内容,以适度减轻学生的负担。相比之下,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就显得基础化、生活化,更贴近实际。
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2个主题:(1)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主题2 人类生存的地球。共分八个单元进行复习指导,有55个知识点,其中达到C档水平的知识点2个,b档水平的知识点6个,其余均为a档要求,相对于课程标准降低了一些难度,复习时要抓好核心主干知识。
与2008年相比,几乎相同,删除了一个b档要求的知识点,那就是主题2中《地形和地壳的运动》之板块学说中的第3条: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一、解读近几年学业考试试题特点
本领域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0%,分值约10-15分左右,分值虽然不高,但在命题上却体现了以下特点:
1.立足基础、全面考查、突出重点;
2.把握热点问题,注重探究,在现实情景中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信息处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突出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4.综合问题的考查力度加强。
二 、学生答题情况和典型错误分析
D
1. 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点混乱
(08丽水)14.根据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得到以下信息,
正确的是 ( )
A.C处是山脊 B.D处是峭壁
C.A位于B的西南方 D.海拔最高的是B处
分析:本题考查对地形等高线图的解释,部分学生对等高线的绘制原理不明白,无法识别图上的地形特征,因而错选“A”者较多。
2.审题不仔细,理解不正确,答题不到位,用词欠科学
(08湖州)3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砂砾、黏砾和粉砾等土壤矿物质颗粒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们把纱布包在漏斗的底端,再用橡皮带扎紧。在三个漏斗中分别放入砂砾、黏砾和粉砾,在每个漏斗的上部留有相同的空间。把三个漏斗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上,分别往三个漏斗中缓慢倒入等量的足够的水,当漏斗底部开始有水渗出时按下秒表计时。
(1)该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 。
(2)本实验因该收集的证据是 。
(3)三个装置中呈现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请作出解释 。
分析:
①由于文字分析理解能力差,答成“探究土壤矿物质颗粒的透水时间”的居多;
②学生找不到支持假设的有力证据,错答成“记录漏斗下端开始渗水的时间”;
③由于思维逻辑性欠佳,错答成“不同土壤颗粒的大小不同”。
3. 灵活应用不够,综合分析能力不强
(06杭州)39.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个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⑴“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于离“蓝月亮”最近的_________________。
⑵“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 、_________。
⑶“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的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⑷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本题提供的材料新颖,考查的知识涉及物理、生物、空间科学,富有综合性和灵活性,需要较强的分析、综合和表达能力,很多同学觉得无从下手,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错误率较高。
三、2009年《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考试的备考策略
科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