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的研究
永德县水务局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其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尚存在一些制约影响饮水安全的因素,应对其加以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本文在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加以阐述。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要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我国农村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项政治和民生工程,其工程建设和管理状况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有序运转,需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以此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发挥其社会及经济效益。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农村在供水上较长时间都以自然状态为主,没有进行规划及管理的意识,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供水工程普遍以水池、水井等形式为主,一方面供水工程的建设指标较低,供水量不足现象较普遍;另一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水质处理设备及程序,水质质量无法满足安全饮水的需求。此外,农村供水工程分布较为分散,在维护及管理机制上较为陈旧,共同导致我国农村供水工程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质质量较差,水源供应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我国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制定了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投入了大量资金,基本解决了早期供水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效,我国近些年又开展了农村自来水建设工程,据相关统计,2005年以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批量实施,由于国家资金补助的限制,很多县财政困难,导致从设计时就没有考虑水质净化设备,以及很多山区村寨水源较远人均投资较大,工程供水很大程度从设计就得不到保障。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环节
1.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的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一方面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另一方面工程运行过程中各类设施设备出现老化,导致工程水质及供水量都远远达不到安全供水要求,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建设进度不一
现阶段,我国各地农村在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建设上存在步伐不一致,建设进度不够统一的现象。在工程建设计划的批复上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由此导致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建设的周期被压缩,如工程建设批复时间在冬季,此时施工建设极易导致管道冻裂等施工危害发生,制约影响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
3.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源稳定性有所欠缺
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各地区农村的地质状况不均衡,一些山区及丘陵地区的农村村落在水源点的确定上较为困难,存在过度依赖地下水的情况,这就使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供应无法确保长期稳定,各地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保证率高低不等。
(二)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环节
在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上,主要的问题存在于以下两点:第一,饮水工程的日常维护及水质监测等环节较常出现管理不力现象,既制约影响了饮水工程的水质质量,又不利于饮水工程利用率的提高。第二,饮水工程在水费收缴上较为困难。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群众没有树立起消费饮水的意识,外加饮水工程的维护不力,极易出现水源供应不稳定,不充足而又必须缴纳水费的现象,也加大了农村群众的抵触心理,损害了农村饮水工程的效益。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及其要点探究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机制要点
1.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建设,制定工程建设规划
农村饮水工程涉及到的各个县区,应成立专门的农村饮水工程组织建设部门,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加以规划,指派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部门间的沟通,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建设的进度相一致,推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组织化。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项目投资批复时间上,要加以缩短,做到尽快批复及下达,以便于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施工周期,避免冬季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2]。
2.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
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困境,要注重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国家财政部门要划拨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经费,适度提高经费比重。第二,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较大,受惠人群较多,应与省市区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第三,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建设中,补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建设资金。第四,强化宣传,鼓励农村基层民众开展资金自筹,根据工程建设具体情况,允许农村群众资金参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