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第4讲 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ppt

发布:2017-01-25约1.63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HTTP://DLS.ZZU.EDU.CN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刘忠玉 教授 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 本讲知识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将地基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特殊土 1. 岩石 岩石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k划分其坚硬程度,岩体根据完整性指数确定其完整程度。 坚硬程度类别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k(MPa)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30<frk≤60 frk>60 15<frk≤30 5<frk≤15 frk≤5 完整程度等级 完整性指数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0.75~0.56 0.75 0.55~0.35 0.35~0.15 0.15 2. 碎石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碎石土。 土的名称 漂石 块石 卵石 碎石 圆砾 角砾 颗粒形状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颗粒级配 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碎石土的分类 3. 砂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称为砂土。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土的名称 砾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颗粒级配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占全重25%~50%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85%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砂土的分类 4. 粉土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全重50%,塑性指数IP≤10的土称为粉土。 5. 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称为粘性土,又根据塑性指数细分为粘土和粉质粘土。 注:塑性指数由相应于76g圆锥体沉入土样中深度为10mm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土的名称 粘土 粉质粘土 塑性指数 IP>17 10<IP≤17 6. 特殊土 特殊土指具有一定区域分布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的土。 包括:淤泥和淤泥质土、红粘土、膨胀土、多年冻土、盐渍土等。 (1)淤泥和淤泥质土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5的粘性土称为淤泥;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在1~1.5之间的粘性土或粉土称为淤泥质土。有机质含量大于5%时称为有机质土,大于60%时称为泥炭。 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人工填土。物质成分较杂乱,均匀性较差,根据其物质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2)人工填土 冲填土 杂填土 由碳酸盐系出露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的高塑性粘土,液限一般大于50%,上硬下软,具明显的收缩性,裂隙发育。土层经搬运后仍保留红粘土基本特性,且液限大于40%的土称为次生红粘土。 (3)红粘土 第四纪形成的黄色粉状土。风力搬运形成原生黄土;其他成因形成次生黄土。具有湿陷性的称为湿陷性黄土,否则为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有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和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种。 三门峡火力发电厂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 (4)黄土 土中粘粒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粘性土。 膨胀土地区的房屋开裂 裂隙 (5)膨胀土 分季节性冻土(每年冻融交替一次)和多年冻土(常年均处于冻结状态,且冻结连续两年以上)。 青藏铁路路基 (6)冻土 岩石完全风化后未经搬运的残积物。 (7)残积土 谢谢! HTTP://DLS.ZZU.EDU.CN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