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桥盖梁专项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庆港长风港区一期水工工程
引桥现浇盖梁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模板支撑系统→底模铺设→钢筋绑扎→侧模支立→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二、施工方案
盖梁底模:在PHC砼管桩上夹一道钢包箍,沿桩排架两侧包箍(牛腿)上纵向架两道型钢,在型钢上铺木方子作底楞,再铺胶合板作为底盖梁底模。详见《盖施工模板图》。
图1 引桥盖梁施工模板图(示意图)
三、支架受力计算
根据现场已有材料,拟采用36a工字钢作为盖梁底模支架。
下引桥盖梁(第1排架另算)支架受力计算:
㈠、荷载计算:
下引桥每个排架为2根桩(第1排架除外),取混凝土方量最大梁计算:
自重G1=27.85*2.5
其它工字钢自重、人群荷载,振动力按G2=4(T)
G=G1+G2=27.85*2.5+4=73.63t
荷载不均衡系数按1.1考虑,安全系数按1.2,则每片工字钢承受的均布荷载为:
q=73.76*1.2*1.1/9.6/2=5.06(t/m)
㈡、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MA=MB=1/2qa2=1/2*50.6*1.95*1.95=96.2KN*M
M跨中max=ql2/8*(1-4a2/l2)=50.6*5.5/8*(1-4*1.95*1.95/5.5*5.5)=95.13KN*M
VA左=-qa=50.6*1.95=-98.67KN
VA右=1/2qa=1/2*50.6*5.5=139.15KN
VB左=-1/2qa=-1/2*50.6*5.5=-139.15KN
VB右=qa=50.6*1.95=98.67KN
内力图:
最大弯矩:M=96.2(KN*M),最大剪力Q=139.15(KN)
㈢、应力计算:
查钢结构工具手册:I36a工字钢:W=875cm3,I/S=30.7cm,d=10mm
则截面抗弯最大正应力:
σ=M/W=96.2*1000*1000/(875*1000)=109.94(N/mm2)215(N/mm2)
最大抗剪应力:
σ=QS/(Id)=139.15*1000/(30.7*10*10)=45.33(N/mm2)125(N/mm2)
由上可知:下引桥盖梁支架用36a工字钢受力满足要求。
、包箍受力计算:
最大支座反力G=(96.2+139.15)*2=470.7(KN)
㈠、钢带与墩柱的摩擦力计算
钢带对墩柱的压应力σ1公式:
μσ1BπD=KG
μ摩擦系数,查相关手册,取0.3
B钢带宽度,为250mm
D墩柱直径,为800mm
K安全系数,取2.0
G抱箍承受的竖向荷载。
代入相关数值σ1=5.0Mpa
㈡、钢带内应力σ2计算:
σ2=σ1r/t=5.0*0.4/0.01=200Mpa 215 Mpa,满足受力要求。
㈢、螺栓受力计算:
钢带所受拉力P=σ2*B*t=200*250*10/1000= 450(KN)
每个节点采用2列3排直径24mm高强螺栓,共14个
查相关手册,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70Mpa M24螺栓有效截面面积为352.5mm2
螺栓能承受的拉力为N=σ*A*n=170*352.5*14/1000=838.9(KN)
大于钢带所受拉力,可以使用。
四、侧模安装、砼浇筑
采用木模板,用龙门吊或起重机配合安装。
底模配6套,侧模配2套周转。
钢筋在码头预制场地内钢筋房加工,汽车或人工倒运至现场绑扎。
混凝土在现场预制场拌制,输送车运输至现场,拖式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砼成型后,用薄膜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去膜后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五、进度控制
本工程共有引桥两座,分上、下游侧。上游侧引桥26个排架(含1桥台,1钢引桥基础),下游侧引桥26个排架(含1桥台)。按地域又分为水上部分和陆上部分,两引桥水上部分为1-14排架。计划按先水上再陆上的施工顺序,进度计划如下:
1、2010年11月1日-12月30日 完成两引桥水上排架盖梁的浇筑,共28榀。
2、2011年5月1日-7月31日,完成两引桥陆上排架盖梁的浇筑(含桥台及钢引桥基础),共24榀。
六、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要点
对使用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加以控制。原材料进厂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并按相应的规定取样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模板施工
放线→铺设底板→(绑扎钢筋)→钉三角条并在侧面加钉1cm泡沫条→架立侧模→架立竖夹条→对穿螺杆及横夹条定位→加临时顶撑及斜撑→模板整体调整顺直并稳固→局部模板缝贴胶纸封闭。
施工前需复测安装好的模板尺寸,检查钢筋、预埋件及预留孔槽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准确。
3、钢筋加工
原材料进场验收→钢筋下料→半成品加工→运输至施工现场→绑扎、架立、焊接成型→放置砼垫块→检查验收
4、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由物资部门统一采购运至现场,经过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由预制场钢筋车间进行切断、弯曲、对焊等半成品加工,然后运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