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PAGE\*Arabic1
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
1.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在1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共10只。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为()
A.30只 B.32只 C.64只 D.96只
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B.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C.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D.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3.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缘、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4.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那每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迁入率下降 D.迁出率上升
5.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C.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D.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6.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7.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寿命较短
B.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C.灌木生长极为缓慢
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8.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9.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10.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以下有关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每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C.每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D.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11.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c=a+b
12.流经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是()
A.该保护区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B.该保护区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照射到该保护区中的全部太阳能
D.该保护区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13.在生态系统中,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物主要是()
A.细菌 B.真菌 C.脊椎动物 D.绿色植物
14.天然森林很少发生的松毛虫虫害,却经常发生在人工马尾松林中,合理的解释是()
A.马尾松对松毛虫抵抗力差
B.当地气候适于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
C.人工林内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D.人工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15.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