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pdf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1页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第一章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
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第一节手工概述
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如:纸艺、布艺、陶艺、玩
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
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学科特点
(一)造型性
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
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
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
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二)视觉性
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三)表现媒介
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
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造型规律
(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1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1页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2页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
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
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
1、构思与设计规律
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
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
(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
(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
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加
工制作
(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美
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
(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
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
(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一
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
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色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
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
(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接插、编织、缠绕、串联、
钉铆、镶嵌等;
2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2页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3页
(2)减一减: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