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工生产安全14不准详解.doc

发布:2017-04-03约5.4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工生产安全——14个不准 在化工生产区内使用着大量的能源,处理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发生灾害的可能性比非生产区大得多,因此在生产区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安全。我们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就应明确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的严格区别,明确进入生产区后应遵守什么和不准干什么。? 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明火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燃烧、爆炸的着火源。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化工企业对明火的控制和管理是很严的。必须在生产区内进行的用火作业,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在禁火区内是不允许吸烟的。纸烟燃烧中心的温度可达800℃,它又随人移动,具有流动的特点。因而,烟头火引起燃烧爆炸的机会比其他着火源大得多。锅炉、燃烧炉、煤气炉等虽然属于生产中用火,但从设计上对安全措施已加以考虑;临时批准的现场动火也都是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它们都是固定在一个地点用火的,而烟头火却能随人的走动而流动,稍有疏忽就可能带入禁火区域,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在禁火区内不宜设立吸烟室,因为万一发生物料泄漏,易燃易爆物质会迅速侵入吸烟室而引起事故。在吸烟室吸烟的人也会因遇急事迅速离开时,把火种带到室外。在生产区内设吸烟室,工作时间允许吸烟可导致操作人员脱离岗位,使纪律涣散,甚至使生产处于无人负责状态。显然,在化工生产区内吸烟是化工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在禁火区内由于吸烟而引起的事故是不胜枚举的,教训也是深刻的。现举三个例子供大家分析。? 1、某氮肥厂原料气压缩机岗位操作工,上班时间到吸烟室吸烟,把机器交给徒工看管,恰巧此时发生故障,低压段压力急剧上升,以致容器发生爆炸。事故分析时该操作工认为自己去吸烟室吸烟,不在岗位没有责任,徒工不懂,自然没有责任。国家财产遭受这样大的损失,找不到责任者,因为责任者到吸烟室吸烟,使他脱离岗位合法化了。? 2、某化肥厂两个操作工,在上夜班时脱离岗位到室外散步,走到岗位附近一个有水泥盖板的废氨水池边坐下来吸烟,引起废氨水池爆炸,两人被炸死。? 3、某烧碱厂有一天外单位的汽车因运货开进了生产区内,正好遇到熟人即停车闲谈起来。在该厂工作的人送给驾驶员一根烟,他两划火柴点烟时引起了氯乙烯气柜着火。原因是氯乙烯气柜正巧跑气,而吸烟地点离气柜只有七米远。? 二、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由于化工生产区内,容易发生各类事故,所以不少企业都规定与本岗位生产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根据1963年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五项规定,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岗位。可见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进入生产区内的人员应严加控制。小孩生长发育不成熟,不能识别环境,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没有躲避和自卫能力。如果把小孩带入生产区内,小孩的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也可能由于小孩的无知乱动酿成重大事故。因此,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例如:? 1、某化工厂一个女工把小孩带入生产区内,由于硫化碱管道断裂,物料喷出,小孩不知向何处躲被烫死。这个女工为抢救自己的小孩也被烫死。? ???2、某磷肥厂一个车间干部星期日到办公室加班,他工作,小孩在办公室里玩。后来小孩走出了办公室,待他发觉小孩不在去寻找时,小孩已落入车间旁的水池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3、某石油化工厂生产车间进去一群小孩,误将一个生产设备的排污阀当作自来水阀而打开,使大量易燃物料放出,小孩不知所措结果引起一场大火。?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上班时间操作人员应集中思想,精心操作。不但要随时掌握本岗位工艺条件和设备运转情况,还要了解上、下工序之间物料和情况变化。对于不正常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故障都应随时给予正确的处理,保证生产安全。? ????上班时间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是对生产极不负责的行为。根据事故统计,违反劳动纪律是化工企业重大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睡岗、离岗、串岗和干私活,对生产中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和故障便丧失了应变能力,不仅不能正确处理,往往还使事故扩大。举例如下:? 1、某氮肥厂值班电工上班睡觉,此时七号压缩机因故障已卸压等待停机检修。当操作工长电话通知电工去停七号机时,他还未清醒,迷迷糊糊到现场,慌忙之中拉去八号压缩机高压开关,造成该停的机未停,在用的机跳闸。? ????2、某化肥厂造气车间鼓风机岗位操作工上夜班时睡觉,由于洗气塔在修理,又未做好隔离工作,半水煤气逸散的室内,使该操作工中毒死在岗位上。? 3、某厂停车检修,一个工人休息时,到氨水槽顶部焊自己的自行车把,刚起焊即发生爆炸,该工人被炸死。? 诸如在岗位上看书、看报、织毛线等,由于思想开小差而发生的事故也不乏其例。?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进入生产区,从事生产作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接受指令、处理问题。饮酒使人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加速对毒物的吸收,损害健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